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旁听母亲节座谈

2005年5月20日

    
    文/刘伯
    
    上个周末,上北京中央电视台旁听《让世界了解你》栏目主持的“母亲节座谈会”。听了生活在国外和中国国内的中国母亲谈论儿女教养与如何从儿女教养中寻找快乐等问题。听了大都受过高等教育不同年龄段中国母亲畅所欲言地谈论她们教养儿女的实践经验与在实践中备尝了辛酸苦乐的感受,很受启发。
    
    中国母亲教养儿女的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中国传统的“玉不琢不成器”的什么都管,而且是从婴儿开始一直管到孩子上学就业成家立业生男育女,就连小孙子也管了。管教儿女们三部曲是:惦记——挑剔——指责。惦记儿女的衣食住行;惦记儿女的高矮肥瘦;惦记儿女的学习成绩;惦记儿女的升学就业,直到儿女能独当一面闯荡江湖了还是惦记。
    
    这一典型的母亲,儿女的全部就是她的全部,儿女的一举一动都得符合她的规范,说一不二,稍微不称意就指责,结果闹得母亲儿女双方都觉得累,觉得不快乐。真是何苦呢!这一典型的母亲是难得快乐的。可是这一典型的中国母亲却占多数。不管这典型的母亲受的学校教育多高,“望子成龙”永远是做母亲的最高职责。的确的,这类母亲也为国家社会造就了不少人才精英。
    
    另一类典型的中国母亲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所谓“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个体”的儿女教养观。她们主张不要给孩子压力,让孩子独立,自己选择。主张开放,不要管得太多,能放手就放手,培养儿女的独立性。当然也有些人不太放得开,说“大”的还得管一管。毕竟社会环境并不那么理想,污染源太多了,孩子年轻,不小心一失足可就千古恨了。这类型母亲培养的儿女精英人才,可能更全面,更有社会活动力。
    
    菲律宾的华人母亲,又是另一类型的母亲。对儿女的教养很大程度是依赖菲保姆女佣,但一般还是较中国传统的“惦记——挑剔——指责”。(来源/菲律宾世界日报)
    

 

 
·柬埔寨华校学生在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中获奖 (5-20)
·新加坡华文教师为课文编曲 (5-20)
·纽约现代中文学校暑期班招生 (5-20)
·美国马州黎明中校举行毕业典礼 (5-20)
·第四届“汉语桥”中文赛在西班牙举行 (5-19)
更多...
 
·中文成美国热门外语 
·韩国小留学生冰城学汉语 
·中国使馆将协助大马引进华文师资 
·中国经济魅力不可挡 美商学院中文热升温 
·马来西亚将引进中国教师解华文师资荒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