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过暑假
暑假终于快要过去了,孩子在美国上学,暑假是我们做家长最头疼的事情之一。为了照顾青少年身心健康,美国法律规定,每年学校上课的日子不能多过200天,所以美国各地学校除了放许许多多节假日外,每年还有几乎3个月的暑假,漫长而无聊。真像中国老话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过完暑假,一年功课都忘光了。可是人在美国,无可奈何,只好入乡随俗。 更难的是,美国学校放暑假,就真是放暑假,关门大吉,学生上天入地,学校百事不问。在国内,到处是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校放假,这些补习班不放假,学生照样每天有课上,而且一点不轻松。美国可没有,不能让孩子们累着,放假就是个休息,就是个玩。美国社会上也有许多假期活动,暑假就有各种夏令营,但大多数都是玩,等于帮家长看小孩而已,今天逛公园,明天看展览,很少学业教育的意义。 而且家长还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替孩子们安排参加这些夏令营。因为这些夏令营,比如足球夏令营,登山夏令营,美术夏令营,科技夏令营等等,通常都只有几个星期,或者几周为一期,这里那里,孩子就得跟着转,几个星期换一家。时间地点,接了送了,都是让父母头疼的事。 去年暑假,我替儿子注册了几个夏令营,都是科技活动的,结果有两个班临时取消,因为注册学生不够多。美国学生暑假,男生去体育运动夏令营的最多,很少人关心科技学习。其它两个夏令营,每天只有4小时,一送一接,还不够麻烦的呢。儿子过暑假,我比平时更忙,什么工作都做不好。
大人忙过小孩子 今年暑假前,我决定早做准备,收集了许多夏令营小册子,查找地点,对比时间,简直跟做税差不多的架式。儿子兴趣广泛,什么都想试试,见那状态,做父母的只能高兴,绝不能骂他多事,规定他对什么许有兴趣,对什么不许有兴趣。谁敢说他长大以后不是医生,航天飞行员,钢琴家,足球健将,武术高手,摇滚歌星,画家?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至少在美国,是完全可以这么说的。 所以我们把住宅附近所有的夏令营,都讲给儿子听。那是我们唯一的限度,不能离家太远,一趟开车不得超过20分钟。儿子几乎听一个爱一个,他想参加足球夏令营,武术班,吉它班,国际象棋班,还有图画班等等。 跟邻居们谈论,几乎家家都有相同情况,个个都头大。很多美国家长还羡慕我们,因为我的儿子学校功课出色,不必在暑假再补习阅读和数学课,我们在家自己给他规定一些阅读和数学作业就够了。而许多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够满意,学校会通知家长,暑假除参加玩乐夏令营外,家长还得强迫这些孩子注册阅读或数学夏令营,补习学校功课。学校的这种带补习性的夏令营,是学区专门开给需要补习的学生们的,并非谁想去参加都可以。 家长们碰到一起,总要交流许多经验。几乎人人都有相同经历,暑假期间,大人小孩都比上学的日子更劳累。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去夏令营,总比叫孩子起床上学要难。每几星期换一个去处,孩子们最后都会烦,不愿意去了。可是大人交了钱,而且还得去上班,所以孩子不起也得起,不去也得去。 就是说,我们经常安慰自己:花时间精力,想尽办法给孩子暑假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一天不少,是因为让孩子有更多的乐趣,摸索更多的兴趣,是为他们好。其实呢?其中还是有一半为我们自己。成年人永远是自私的,狡猾的。 高品质家庭时间 于是我们今年做了不同于去年的安排,我们决心不给儿子安排紧张的日程,而是真的让儿子充分休息,做他喜欢做的各种事情。我们轮流安排了自己的休假日,以便能够在家里陪伴儿子。对于儿子来说,跟爸爸到公园去打一场棒球,或者跟妈妈到湖边去钓一次鱼,远比到任何一个夏令营去一天,要快乐得多。拿美国人的话说,那叫做高品质的家庭时间。 我们跟儿子坐下来,共同商讨暑假安排。我们把儿子先前表示要参加的所有夏令营都开列出来,一目了然,有些夏令营的日程和时间是冲突的。儿子自己也可以做出选择,保留哪一个,取消哪一个。然后我们讨论,比如武术班因为是室内活动,春秋冬三季也能够参加,而足球却只有暑假去参加最好,所以儿子同意暑假去足球夏令营,暂缓武术班。但是他坚持要继续网球夏令营,我们便同意了。 另外有两个班,都是傍晚时间,占用了儿子同我们相聚的时间,我们不能一起看自然节目,一起读书和玩游戏了。儿子比较之下,自然更愿意跟我们在一起度过傍晚。何况儿子决心今年暑假学会游泳,我们每天得有时间进游泳池,我可以教他游泳呀。 在美国,孩子们从很小就开始接受独立思想的训练。很多情况下,父母对孩子讲话,总会遭到抵制。特别是什么事情对孩子说不,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反叛,父母越是不让孩子做的事情,孩子越是偏要去做。通过今年暑假安排的成功,我发现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把各种选择排列出来,让孩子自己去比较,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定取舍,那么他们自己做出的决定,当然就不会有意见,而且会自觉自愿地遵守。 中国文化传统,是父母替孩子做出一切决定,甚至结婚找对象,而且在做这些决定时,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意见,要孩子做的,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必须去做,就是打骂痛哭,也得去,说那是为孩子好。不许孩子做的,不管孩子多么热爱,就是不许做,而且只讲一个不许,不解释任何理由,就是孩子痛苦得自杀,父母也仍然不许,说那是为孩子好。 做父母的,为什么对自己的儿女会那么残忍呢?其实孩子们是会通情达理的,只要父母讲道理,孩子们不会不尊重,完全没有必要使出父母权威,强迫孩子接受一个不字。事实上,就算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我们也仍然可以在一边表示自己的想法,诱导孩子们做出比较符合我们意愿的决定。不过做这些诱导,不能摆出父母的架子,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好象孩子不停就不行,而是和风细雨,好象跟孩子平等商量,那么孩子一定会接受。还是那句话,成年人永远比孩子更狡猾。 我很高兴,因为这样的安排,今年暑假我和儿子都过得比较轻松,也更加满意。以后的暑假,我们可能会继续照此办理吧。(来源/美国《星岛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