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相声的给写相声的出书
一直以来,相声界总是演员在台上风光,作者默默无闻。如今这种情况改变了,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一群相声演员,策划出版了赵福玉、孙晨、刘俊杰、康松广4位作者的4本原创相声文集。演员为作者出相声文集,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促进曲艺可持续发展 在8月6日举办的文集发布会上,四位作者被推上前台,姜昆、刘兰芳、李金斗等“大腕儿”纷纷前来捧场,相声界的前辈和专家常宝华、梁秉堃特地到场祝贺。 出书的夙愿终于成真,四位作者显得非常激动,但周末相声俱乐部秘书长宋德全事先要求不能说“谢谢”,所以他们开口只能说:“这事就不感谢某某某了……”现场响起一片会心的微笑。 相声界一向口头相传,书面资料极少,几位相声前辈指出,其实早年间流传的相声老段特别多,留下来的都成了经典,如果把现在的相声段子保存下来,再过几十年,它们就是经典。刘兰芳也表示,原创作品是第一手资料,保存这些资料,对曲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0多段相声历史辉煌 这套相声文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共收录了20多年来四位作者创作的200多段相声。据悉,很多相声名家使过这些“活”,并在大型晚会上演出、各种比赛中获奖,可谓曾经辉煌。 中国文联组联部副主任常祥霖说,这套文集不仅是相声,还是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一套生动的民俗画卷。 刘俊杰,天津相声作家,创作相声20多年,能写能演,是相声界中的实力派。他曾三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代表作有《找毛病》、《戏迷》、《传统与现代》、《话说天津卫》等。刘俊杰长期在电台播讲笑话,被听众称为“笑话篓子”,现为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大专部主任。 康松广,专业曲艺作家,创作相声四十余年,代表作有《自食其果》、《弄巧成拙》、《盖房》、《洋标签》等,现为周末相声俱乐部核心成员之一。 赵福玉,军旅相声作家,创作相声20多年,代表作有《笑星传奇》、《到底怨谁》、《导演风格》、《夫妻之间》等,曾经是牛群的搭档,现就职于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 孙晨,相声作家,创作相声20多年,代表作有《非刮不可》、《怪圈》、《回眸九七》、《假如没有电视》等,曾参与相声剧《明春曲》的创作,现就职于中国铁路文工团。 拟设立相声创作基金 长期以来,相声作品发表和出版一直是个难题。翻开文集,可以发现每段相声后都注有“写于某年”,但只有极少数作品注明“发表于《曲艺杂志》”,据了解,目前《曲艺杂志》是能发表相声作品的唯一“阵地”,而稿费也不过三五百元。写相声稿费低、发表难,回忆起来,四位作家感慨不已。康松广说,要不是出于兴趣和热爱,他早放弃了。 这套文集是在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全力资助下出版的。宋德全表示,为作者出书,是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反复酝酿后集体做出的决定。俱乐部作为相声演出基地,几乎每天都在盼望新作品,但是近年来相声创作队伍流失严重,很多相声作者改行写电视剧去了,目前还以创作相声为主业的作者在全国也不超过十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声的健康发展,这次行动表明相声界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出书本身就是对相声作者的肯定。宋德全说,周末相声俱乐部正在考虑设立相声创作基金,以保护相声作家的利益,切实提高他们的创作积极性。(来源:《北京娱乐信报》/刘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