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找到中西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钥匙
华声报讯:一千多年前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曾经将中国和西方世界紧紧相连,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一度中断。现在,这扇尘封多年的经贸合作大门再次被打开,它的钥匙则是一年一度的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洽谈会。 据中新社报道,乌洽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从1992年举办第一届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3届。经过13年的历练,新疆这个中国西部的边陲省区在对外开放上已掀开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从首届乌洽会开始,每年都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政府代表团、各种商会组织代表团和企业家代表参会。据统计,这两年来,乌洽会对外经济贸易额实现了2003年的47亿美元和2004年的56亿美元,连创历史最高水平。乌洽会已经成为中西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经贸盛会,为中西亚、南亚、东欧等国家与中国提供投资、商品交易的机会。 13年前,时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的谢尔盖·捷列先科先生曾来乌鲁木齐参加首届乌洽会,他说,乌洽会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国和中亚及独联体各国经贸联系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乌洽会的成交金额在逐年增长,在乌洽会举办期间,来自哈国的企业家们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 在会展经济的驱动下,新疆与中西亚国家间建立了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今年1-6月的统计显示,新疆主要进出口前20位国家统计情况表中显示,前三位的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其中与哈萨克斯坦的进出口贸易额超过了18亿美元。新疆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正在显现。 不过高速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完全满足中西亚国家的胃口。谢尔盖·捷列先科说,1994年中哈两国商品流通总计不到4亿美元,而去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50亿美元,中国成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不过他希望双方不要局限于贸易流通层面,只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在未来两三年内这个数字可以达到100亿美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表示,新疆将利用地缘便利,建设一批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俄罗斯及欧盟市场的出口产品加工区;同时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与市场,建设一批能源、矿产进口加工基地,使新疆成为中国西部内建基地、外辟市场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国际商贸中心。(汪金生、许静)
|
|
公共页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