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莫天全:地产资讯经济的开拓者

2005年7月8日

    
    莫天全说,房地产只是他的一个切入点,他最大的愿望是在中国做一个与道琼斯、麦肯锡、安德信齐名的信息咨询机构,“所有的好机会都让我们赶上了,我们应该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事情”。
    
    莫氏箴言
    
    创业之初,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人本身最重要的又是经验。积累经验,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非常重要,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
    
    在创业过程中,速度的把握很重要。作决策时,只要有60%的把握就应该作出决定。没有什么机会是能看得很清楚的,如果你看得很清楚了,就意味着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也就不能做了。
    
    什么时候房子可以不要钱?免费?十年以前,我们可以想象计算机不需要钱吗?十年以前,对一部分人来说,笨拙的手提电话甚至是身份的一种象征。那么,房子不要钱,起码部分免费,就可能不是梦,而恰恰可能是一种创新。
    
    在目前的房地产界,谈起房地产资讯,就不能不提起搜房网,搜房网以它庞大的资讯服务,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在业内已经成为了一个特色,而提起搜房网,就不能不提起莫天全—搜房资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清华高材生
    
    莫天全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清华88届经济管理学院硕士毕业生。
    
    谈起最初的经历,莫天全回忆说:“我是在华南工学院读的本科,毕业后被分到天津机械部第五设计研究院,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后,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才能没有发挥出来,于是就想如果能在一定的管理岗位上,我的才能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于是就决定去学习管理专业。”
    
    莫天全远去美国之前,曾参加过中国政府产业组织政策课题组,其研究成果获当年孙冶芳经济学奖,这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经济学奖。除此之外,他还在《管理世界》等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而那时他的年龄不过是二十四五岁。
    
    但后来莫天全还是决定出国,他并不讳言当时的出国热浪潮对他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并且,在他看来“这个地球上有两块大陆是不能忘记的,一块是中国大陆,一块是美国大陆,如果能够把这两个大陆的优势充分发挥的话,一定会为自己做事情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1991年,莫天全接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邀请,远渡重洋,赴美攻读经济管理博士学位。
    
    在美国求学期间,莫天全读书读得十分辛苦,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超负荷的劳作,使得他能以最好的成绩通过博士生的资格考试。但是他并没有做完博士论文就离开学校,参加道琼斯公司TELERES的组建工作。这是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在线。从最初的市场分析到后来的融资,再到后来把整个在线建立起来,莫天全几乎参与了其中的全部过程,这当中他学到了“无穷无尽的东西”。
    
    开始真正的创业
    
    莫天全说他是属于“骨子里流着创业者血液”的那种人。
    
    还在第一次回国探亲期间,他就在他的老家桂林成立了一家合资酒厂,他回忆说:“到美国半年后,我与约旦的一位富商之子和印地安纳大学法学院一位教授(也是当地最有名的葡萄酒厂董事长)在桂林办了个葡萄酒厂,借了笔钱,请了两个人管理,然后我回了美国。之后不到3个月,这个厂就倒闭了。这是我创业中的一个失败的例子。”在美读书期间,他又先后成立了两家公司,从贸易到咨询几乎什么都做过。但他不敢说那时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美国的在线业务建立起来以后,莫又开始开辟亚洲的市场,他的背景以及他在TELERES筹建期间的业绩使他理所当然地成为道琼斯TELERES亚洲及中国董事总经理。在道琼斯工作了3年,莫天全不安分的本性再一次占了上风。他辞去收入颇丰的职务,创建了搜房资讯有限公司。当时从1999年年底起,通过一系列的商业操作,把香港、台湾最大的房地产网站归为麾下,其后,又直接投资北京、上海,并在天津、重庆、成都、沈阳等七个城市,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开辟了当地的市场,从而确立了自己在大中华区房地产网站中的领先地位。
    
    艰辛创业
    
    谈起艰辛的创业历程,莫天全侃侃而谈:“现在我运作的搜房,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道琼斯在组建一个房地产全球化的网,叫特利琼斯(TELERES)。在与老板面谈两个小时后,我进入TELERES,当时是从分析员做起。然后任经理,参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是一个很顺的过程。”
    
    当时他发现,长期来看,亚洲是经济增长很快的地区,TELERES决定向亚洲发展。有一天老板对他说:“我们要去亚洲,你去。”简单的几句话,莫天全就开始了亚洲区的工作,从中国开始着手。当时跟中国房地产界最大的集团公司—中国房地产集团公司开始合作。
    
    第一个合作项目就是中国房地产指数,这是一个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房地产协会、中国房地产集团等几家联合开发的,衡量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的量化体系。这一指数系统对业界影响很大,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然而如何商业化,使之充分发挥其商业价值成为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后由TELERES与中房集团两家共同出资,各占50%的权益进行商业化运作。这个50/50的权益分配使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50/50意味着谁说了都不算,机制归于无效。
    
    在此情况下,莫天全与中房集团的总裁孟晓苏博士商量,认为中房指数这么好的项目应该继续发展下去,莫天全决定接手做下去。
    
    困难并没有就此消失,“96年这个项目正式开始运作,96到99年,我们过得非常累,摸索着怎么赚钱。中房指数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信息产品,但花出去的钱比赚回来的多。当时一位为人很好的常务副总对信息业发展失去了信心,认为不能再往下做了,而我仍然坚持要做,管理层因此出现了分歧。后来在董事会的支持下,我们坚持了下来。”他坚定地说。
    
    走向成功
    
    1998年左右,网络热潮来了。这也是莫天全一直等待的机会。莫天全1996年就开始做网站,当时搜狐、新浪都还没有什么名气。最早的网址是:WWW.CHINAPROPERTIES.COM。后来莫天全想找一个中西合璧,又与产业相关的网名,并将之作为品牌来发展。SOUFUN随之跃入脑海。
    
    当然光有名字还不行,资金是另一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原任GOLDMAN SACHS执行董事,现任中银国际总裁李山与莫天全一起,从香港四大家族入手,商谈融资事宜。据莫天全说:“当时投资方十分感兴趣,一天七、八个会,每个会上一个小时左右的演讲。此事在最后阶段告吹。但经过这一段,我们也更加肯定此事是可行的,否则不会有这么多的投资人对此感兴趣。”经过艰难历程,后来融资终于成功。
    
    接下来,SOUFUN开始了收购兼并,没花一分钱就收购了香港、台湾和深圳当地最大的房地产专业网站,从而成为大中华地区最大的房地产网站。之后很顺利地取得了GOLDMAN SACHS的投资。这一次就比较容易了。
    
    莫天全比较得意的一点是,搜房成立至今,惟一没做的事情是“广告”,没在这方面花过一分钱:“当时投资方认为我们动作太慢,但我们在想投资广告倒底有多大回报,这个问题一直没想清楚,所以也一直没有这方面的花费。现在投资方认为我们是对的。”
    
    NEVER GIVE UP
    
    总结自己的创业经历,谈及目前及未来的形势,莫天全说:“低潮的时候融资很困难,这时候凝聚力就更加重要。而同时低潮时是并购的好时机,成本最低。而市场在半年到一年左右后一定会好起来的。作为一个领头人,必须有全局观念,有较长远的目标,同时还要抓住核心业务。要不断留意、不断准备,等待时机,一旦机会来了,就要抓住。机会是十分微妙的东西,把握不好就会栽跟斗。”
    
    房地产现在处于调整期。高潮期一过,房地产开发商就不可能再有这么多的钱投在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上,以后我们的盈利来源也必然调整到消费者。未雨绸缪,是创业者、领头人必备的素质。
    
    从一个起步者到职业人士,这是个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人成功地转变了,有人则不行。有的一直在创业,靠职业经理人帮其壮大,这在美国很普遍。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太少了,绝大部分只能靠创业者自我不断成熟,因此创业者自我转化很重要。我也一样,在一步步学做职业经理人。
    
    最后,作为创业者必须保持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此外还要有毅力,要坚持,面对困难千万不要放弃,记住一句话: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永远、永远、永远不放弃!)”
    
    人物简历
    
    1964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市;
    
    1984年学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
    
    1989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988年-1990年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组织改革研究组,并为此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
    
    1991年赴美国,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经济与管理双博士学位;
    
    1993年初任道琼斯TELERES亚洲及中国董事、总经理;后任美国亚洲开发投资公司(ADF)执行副总裁;
    
    1996年起任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秘书长;
    
    1999年在高盛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和国际数据集团IDG的支持下,正式创立搜房资讯有限公司,运作的搜房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网站;
    
    现任搜房资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中国香港房地产指数基金秘书长、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秘书长。(来源/北京现代商报,作者/应刚)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