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来:打造世界顶级“孵化器”
在童话世界里“天使”是上帝派往人间的福音,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把投资种子期的VC比喻为创业者的“天使”,黄天来这位出生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天使”投资人,诠释着“天使”的使命。 黄天来:“孵化”天使 初听橡子园的这个名字以为是一个休憩的场所,其实这是一家创业投资公司。这家位于美国硅谷的顶级“孵化器”已于2003年进入中国上海,并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已经投资了6家中国企业。“橡子园创投这个名字有着很深的含义,橡子是橡树的种子,橡子园是创业孵化中心,象征把种子培育成材。同时,橡子园又像校园,在这里成长起来的企业,将来独立之后,就像一个校园毕业的校友,可以互相合作。”橡子园创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天来对记者诠释橡子园名字的深刻含义。 翻开黄天来的履历你会发现,黄天来和很多VC一样拥有深厚的教育背景,毕业于台湾省国立大学物理系,并拥有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硕士学位与柏克莱加州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曾经在多家国际大公司里担任过很高的职位。最初接触黄天来,没有感觉他与其他的风险投资人有什么不同,精明而不张扬,处事低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滴水不漏,对于敏感问题选择避实就虚。据黄天来介绍,橡子园(上海)是一个创造利润的加速孵化器和种子基金的提供者,致力于通信市场有关联的技术,并且为初创企业的启动提供方便,为孵化的企业提供种子资金和支援服务以及帮助企业建立战略关系。 “孵化”新模式 在创业风起云涌的当今之世,以协助初创公司健康增长为初衷的孵化器也几乎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日前,有业界人士指出,孵化器的前提条件,是创办人不但要有风险投资方面的坚强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创业的丰富经验。而当前的大多数“孵化器”,仅能提供办公地点和一些基本的办公设备的低附加值的服务。因此,真正具有孵化功能的孵化器,反而成了难得一见的珍稀之物。 而作为美国顶尖“孵化器”的典范,橡子创业园却和国内的很多孵化器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有着对孵化器独特的理解,黄天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目前做的,要远远多于传统孵化器或者是风险投资基金,以前,传统的孵化器主要是致力于吸引更多的初创企业入驻园区,而我们则相信要通过更加实际的操作,通过提供必要的场所、提供有价值的运营服务以及创业者所需要的资金,与创业者建立一个导师型的关系,保证被孵化的企业和项目在所处行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 曾在美国硅谷成功孵化十多家企业的橡子园孵化器与众不同的是,橡子园与上海本地创投开创了“两地注册、统一管理、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为中国与海外风险资金的合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途。橡子园带来的“导师型孵化法”,则为上海创业投资刮来一股新鲜的“海外风”,创业企业的导师都是富有成功经验的创业者,而且全部选择“种子期”的企业入园“栽培”。导师和创业者同在一个屋檐下,企业遇到问题,马上可以“求教”,导师还能指出企业的一些潜在问题,将其化解于无形——它将一改原有“物业管理”式的企业孵化方式。 黄天来说,“根据我们事先确定的规划,橡子园先作早期的种子基金投资,然后根据初创公司的需要逐步提供各类辅助性质的服务;每项投资的数量大概在200万美元之间,大家定期聚会,每项投资案必须经橡子园管理团队一致投票通过的程序,以便在求得共识的情形下进行合作。” 据介绍,橡子园是由风险基金成立的一个企业孵化器,是针对新技术的专业化孵化器,只吸收由橡子园创投公司投资的企业入园孵化。孵化器培育的企业都是投资者按照风险投资的标准严格筛选的,进驻企业的生死存亡是和孵化器的管理者同时也是投资者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所以入驻企业在这里会得到相当精心的培育和帮助,在治理结构资本运作、企业并购和上市方面都能够得到孵化器管理者强有力的支持和辅导。拥有了较好的成长环境,加之入孵企业较好的先天条件,所以企业成活率较高,更容易发展成功。 一般而言,天使和VC公司都会采取“大面积播种”的投资方式,因为早期投资一旦成功后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投资的10家公司中只要1家成功上市,总体上就能赚不少钱。但是,据了解,橡子园的战略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在投资项目上不贪多,每一年仅扶植约10家初创公司,希望保持高成功率。确定这样一个基本策略,也是因为他们有多年的创业和投资经验,能对创业者自身的素质、潜力以及创业计划,在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方面的可行性作出比较精确的判断。 黄天来说:“由于我们有这样一个精益求精的选拔程序,就形成了橡子园的最主要特点:要么我们不跟你做,一旦我们决定跟你做,就会一帮到底。譬如在融资方面,我们不但具有天使投资的能力,而且我们也能做VC,因为许多第一流的VC公司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许多VC领域的知名人物都是我们的朋友。因此,我们可以从第一轮的VC一直到后面几轮的融资,都帮你来完成。你想想,创业者仅仅在融资的一个方面就能节省多少精力。换句话说,我们的服务是成系列的,是配套的。除了融资,我们还可以为初创公司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方面的帮助。” 黄天来指出,橡子园有一个独特之处是,它是以一批有成功企业家背景的天使投资人为基础的孵化器。因此,除了前面所说的能够为提供系列化的融资服务,他们还能够为初创公司提供最急需的各种咨询服务。此外,由于橡子园的创办人都是华裔,与硅谷当地的华人社区以及中国台湾省、内地都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可以完成一些主流企业界没有能力做到的事。 钟情四大领域 据黄天来介绍,目前,橡子园总共管理者有4个基金近两亿美元,分别是橡子园I号和橡子园II号基金,并与2002年11月还专门募集了一只专注于亚洲的投资基金,同年,橡子园还在中国募集到一只人民币基金,主要用于投资橡子园(上海)公司孵化的项目。 “在中国有着非常好的人才库,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并且,中国的人力成本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在中国创业实际上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们目前在国内看重的是IT和通讯相关的四个领域,半导体芯片设计、无线通信基础架构、软件开发、通信系统开发以及跳跃性新技术。橡子园上海和其美国关联基金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总共投资了10个公司,其中6个投资在中国,四个在美国,总投资额超过1500万美元,将来我们希望把投资的领域扩大到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我们预计未来亚洲橡子园的规模要超过硅谷的橡子园”,黄天来一语道出了来到中国的原因。 橡子园于2000年4月在硅谷成立,橡子园的前身是橡子创投,其创办人被誉为“硅谷华人创业之神”的陈五福,2001年由于其设立的Arris曾被Cascade以1.45亿美元收购、紧接又被思科看中并购,陈五福也因此一夜间成为了思科有史以来首位华人副总,从而使得橡子园在VC界声名大噪。橡子园上海孵化器建于浦东软件园,孵化基金由橡子园管理公司出资800万美元,上海创投和上海张江首期投入6000万元人民币,主要孵化软件、光通信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项目。 “我们之所以比较看中这四个领域,是因为中国有很好的市场基础,比如说,无线通讯领域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而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我们预计200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生产总值将达220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市场以及我们在这些领域的专长,是我们看中这些领域的重要原因。”黄天来说。 据黄天来介绍短短20年,全球软件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2000亿美元,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而中国IT业以25%的增长率,在这个世纪,将成为世界IT第一大国,包括微软在内的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忽视中国市场,随着3G和宽带通信的迅速发展,基础电子业继续保持繁荣的景象。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报告预测,2005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总值将达1.28万亿元人民币。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从2004年的213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645亿元,其中国内集成电路的产量将从2004年的52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06亿元。另据世界几家市场调研机构的预测,2005年全球电子业将继续保持一位数的增速。通信和消费类电子行业将为中国集成电路提供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也许是黄天来看中这些领域的主要原因。 “孵化”的标准 当记者问到如何才能获得橡子园的投资时,黄天来表示:“得到我们的投资是有几条非常严格的标准,首先,我们会考察创业者是否拥有强大的团队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市场价值的知识产权以及要有很高的技术门槛。然后,还会考虑这些项目是否与橡子园投资组合公司具有协同效应,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是不是可以和我们已经投资的项目是一个产业链的关系,最后,还要考察这些项目是否过热,尽量避免跟风者以及项目特定市场区位内是否具有高增长的预期,特别是目标产业内的项目,如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光纤和无线通信。” 据黄天来介绍,经过研究筛选之后,一般会首先跟有潜力的初创公司面谈。在前述条件基本都具备的情形下,看过经营团队之后,如果全体投票通过,就决定投资了。如果存在一两项不足,就会考虑能否帮助新公司弥补漏洞。此外,作为孵化器的橡子园,也希望自己成为早期的惟一投资人。由于橡子园的成员包括各领域的创业和技术创新专才,因此在审阅项目时很灵活,效率也很高。 “从确定投资之后,我们一般会给刚进入创业园‘安营’的新公司指派一个提供全面咨询服务的‘导师’,或者直接担任董事,协助新公司尽快弥补主要的漏洞。在橡子园中,初创公司可以得到网络及IT相关的服务设施,也可以得到行政管理、人才招聘、商业计划修订、早期的市场分析、商业开发、法律及财务咨询、建立银行信用等。”黄天来对记者说。 每一个创业投资企业都会要求初创企业要有稳定的商业模式,橡子园也不例外。据了解,橡子园是寻求能够持续而稳定地产生现金流的商业模式。是经由橡子园的孵化设施和能力,通过共处和培育新型商业模式,从而使创业企业成长为市场领先的成功企业。在特殊情况下,橡子园通过重组现有的项目,发现新的商业构想,提供种子基金和专业咨询服务和建立策略联盟,成为创业家和专业人士之间的联系。透过发展历程,橡子园会帮助鉴别商机,发展技术,打磨商业模式,将商业概念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的企业。 经典创投加上增值服务,源自创新的方式和实在的设施,适合于初创和早期的创业企业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包括跨区域的机会,人才争夺和战略联盟以及投资组合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专注的投资策略加上出色项目来源。黄天来指出,我们在新公司逐步走上轨道之后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可以为初创公司建立起上下、左右相通的生意网络,让它们进入商业社区。 “橡子园不仅仅是孵化器或创投基金。橡子园加速器环境是通过规模经济而最大化投资者的资金价值。一般而言,孵化器是讲‘命中率’的生意,通常孵化的众多企业中只有少数能够最终成功。而相比数量,橡子园更看重被孵企业的质量和创新。”黄天来说。(来源/《投资与合作》,作者/刘泓毅)
|
|
公共页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