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谢阳:学而优则“事”

2005年8月3日

    
    镜头一:放弃了法国的别墅和小汽车,1998年,谢阳重回武汉,面对记者,他坚定地说:“我要回国。”
    
    镜头二:工作作风严谨的谢阳常常“牛气”地对法国老板说,“不要以为中国人很傻,你们技术一流,但就凭你们那一套,不一定搞得好”。
    
    镜头三:在武汉开发区神龙公司周围,武汉萨克橡胶公司是数十家配套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黄皮肤的谢阳,既是这家法资企业的技术专家,也是掌舵人。

    
    留学法国 学而优则“事”
    
    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谢阳留校任教4年。1985年,他获得留学机会,赴巴黎第六大学分子物理实验室(居里夫人曾在此工作)进行微技术方面的研究。6年后,取得工学博士学位的他没有进入研究所工作,而是到一家工厂担任生产工艺负责人。
    
    谢阳说,在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学界顶尖人才都争相进入企业,企业工程师选聘机制也十分严格,而进入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的人少,也容易得多。在中国,这种状况恰恰相反,人才争相往研究机构挤,企业却急缺技术专家。
    
    谢阳看来,学而优就应该“事”,到实业企业中去成就一番事业。
    
    1998年,法国萨克公司在法寻觅管理者到武汉投资,谢阳面试成功。
    
    勤俭持家 工厂搬家只花6万元
    
    事实上,法国萨克公司早在1996年就已进入武汉,作为标致雪铁龙集团的供货商,跟进到沌口给神龙公司配套,生产车用橡胶件。
    
    企业先前由两名首次到中国的法国人管理,他们留给谢阳的可谓是一个“烂摊子”:3年时间,投入了近600万法郎(相当于639万元人民币),不仅没赚一分钱,反欠贷款240万法郎。全厂只有3台机器、2名工人。
    
    很明显,法方管理层被人给“蒙”了。“对比法国,他们还觉得便宜。”谢阳说,这就是不了解当地实情造成的。这些法国专家任何事情都要通过翻译,并且缺乏武汉的人脉、交际。
    
    谢阳到汉后,公司搬到了武汉开发区沌口街民营科技工业园,各项费用节省大半,整个工厂搬迁工程也仅仅花费6万元。
    
    “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实处”,对生产影响不大的资金都要省,包括自己的办公室。位于车间角落的总经理室,设施简陋,只有10来个平方。
    
    细节管理 下班前把工具摆整齐
    
    在法国,谢阳学的是“微技术”、“分子物理”,作为管理者,他最强调的也是细节管理。
    
    他打了一个比方,一个只需要1分钟的工序,很多工人需要5分钟完成,因为他要花4分钟在工位上找工具。工人个人工位上乱七八糟,生产效率就不可能提高。
    
    在工厂,他要求每个工人离开工位后,必须清洁、打扫,工具摆放整齐,没有一点工料残渣。否则,将在考核中被扣分。不少人认为在这种小事情上较真,实在没必要,但他作为标准始终不放松。“就是要在小事情上树立工人的品质意识”。
    
    谢阳说,国内许多企业的管理是粗放型的,管理者只是上下班的考勤员,做出的产品,也只会是粗糙的,靠低人工成本进行低价竞争,缺乏国际竞争力。而事实上,国家付出的是昂贵的社会成本、环境成本。
    
    注重细节、产品精细,萨克橡胶件多年来一直以品质取胜,成为神龙公司稳定的供货商。在谢阳的管理下,武汉萨克也很快开始盈利。
    
    另类思维 不赚钱也要拿订单
    
    近年,江浙同业者给湖北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形成强烈冲击,许多零部件产品对半降价。
    
    车市竞争激烈,要降车价,整车厂巴不得配件降得更多。同样产品,神龙公司会选择江浙、武汉企业各一家进行供货,谁报的价更低,给谁的份额就更大。供应商们压力骤增。
    
    一件车门的护套,原来要近10元,现在只能卖到5元多一点。“橡胶颗粒进价已是3万多一吨,一个护套有170克,算一算,每件要亏几角钱。
    
    “这么低的价怎能保证品质?”在法方老板看来,这完全不可能,并拒绝降价。谢阳开始了大量劝说工作:宁可不赚钱,也要保住订单。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虽然没有赚到钱,卖出去产品,工人的工资开出去了,设备折旧算进去了,也是赚了。如果停工,则只会亏得更大。“我们只有撑下去,挺过这段非常时期”。
    
    多家并举 不能只傍“神龙”
    
    在神龙面前降低身价的同时,谢阳开始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凭借外资品质、技术优势,萨克先后成为一汽、上汽的间接供货商,供货量也在不断加大。
    
    在谢阳看来,江浙汽配企业之所以能够低价竞争,有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他们强大的规模效应,作为民营汽配企业,在外贸出口方面早已发展多年,进入了各世界汽车巨头全球采购的视野,甚至有的近年才由专门出口加工转向内销市场。
    
    而湖北的许多汽配企业,与参与国际竞争的品质和管理标准还相去甚远。
    
    今年,在谢阳的鼓动下,萨克公司继续加大投资1000万元,新建了4000平方米的专用厂房,近期即将乔迁。
    
    现在行业状况不好,为何还要扩张?谢阳说,只有准备好了,机会来临时才抓得住。中国车市的前景十分广阔,汽配业也自然看好。而自身实力、形象的提升,才能赢得更多整车厂的信任,增加抢订单的底气。
    
    “海归”观点 要把中国企业带出国
    
    如今,谢阳长大成人的女儿在国外独立生活,爱人跟随他回到了武汉。
    
    他眼下最大的心愿是,工作之余,能把中国优秀的大型企业引到国外去做些事情。“海归们以前是将外企引入中国,其实现在中国企业已今非昔比,诸如联想收购IBM、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归们大有用武之地”。(来源/武汉晨报,作者/张敏)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