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李万寿:从官员到职业经理人

2005年8月5日

    
    要找到李万寿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他总是在飞来飞去。第一次通电话他还在西安,而几个小时后再预约时,人已经在太原了。即便是在深圳的办公室里面对面的采访,也总有不停的电话打进来。
    
    “抱歉,作为职业经理人,这就是我的工作常态。”这个40出头的前少壮派官员客气地打着招呼。
    
    从官员到职业经理人,变化源自9年前深圳的一个决定:1996年,深圳市计划每年选派一部分干部出国进修,最终实现1/3领导干部国外受训的目标。
    
    经过层层选拔,李万寿最后获得了公派留学的机会。当时的他仕途相当顺利,34岁已经是深圳市计划局的局长助理,在当时的深圳,他是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之一。
    
    第一批留学的公务员后来也被称为深圳公派留学的“黄埔一期”,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勇、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李英才、国土规划局副局长罗萌和洪海宁、建设局副局长梁小群、福田区副区长方乃纯、龙岗区副区长郭羽蓉……云浮市委书记郑利平也是同期“留学生”。
    
    李万寿选择了纽约城市大学,曾经培养过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和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校。他说自己想离世界的金融中心更近一点。
    
    一年的进修学习,给李万寿带来了巨大改变:观念的、知识的——最大的改变,是他最后放弃了官员这个很有前途的行业。
    
    当时深圳正准备引进国外的半导体芯片生产线。“我当时提出要聘请一位著名科学家作项目联系人,他是IBM的资深科学家,在半导体芯片领域非常有名,在美国、台湾的人脉都非常广。他也乐意帮这个忙。”
    
    这种在国外很常见的聘请专家的做法,最终没能通过。“有同志认为聘请一个外人能信得过么?何况还要花钱。”
    
    深圳当时正筹建会展中心,李万寿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交通,会展中心是一个人流、物流非常密集的场所,把高交馆盖在交通要道上,会对周边的交通造成太大压力;其次,会展中心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建在市中心,可拓展的空间就太小了。
    
    可是最后,“还是领导拍板在前,专家意见在后,这不符合科学的规划理念。”
    
    另外,“还有公交、环卫、污水处理,这些社会公共事业的处理也应该向社会开放,只由政府运作,效率不高。”
    
    “出国学到的东西能真正运用到的也就30%,心情有些郁闷,尤其是刚回来时,发现自己所学的甚至对工作还会有反作用。”
    
    就在李万寿为自己的境遇感到困惑时,深圳市开始组建风险投资公司。高科技与投融资的结合充满了诱惑,35岁的他选择了跳出政府,下海做职业经理人。
    
    曾经的局长助理,现在的公司常务副总裁,在该领域被认为是“国内创业投资十佳基金融资人”。
    
    “如果不是这段留学经历,你会选择下海么?”
    
    “应该不会。在机关都工作这么长的时间了,人已经适应了,而且深圳的公务员待遇相当不错,为什么要跳呢?”
    
    “这九个月对你有多重要?”
    
    “决定性的,9个月改变了我的一生。”
    
    人物简历
    
    1963年生,湖北人,武汉大学法学学士,中山大学法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和工程博士;
    
    1986年-1999年 从深圳市计划局科员做到局长助理、局党委成员;
    
    1997年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留学9个月;
    
    1999年1月-1999年8月 深圳市风险基金筹备组副组长;
    
    1999年8月起 任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来源/南方人物周刊,作者/张欢)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