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王锋:“逼”进口激光治疗仪大降价

2005年8月12日

    
    因为凌云光电公司一款激光治疗仪上市,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的价格不得不从120万元降到30多万元。用王锋的话来说,是“有效制止了技术掠夺”。
    
    7月底的一天,王锋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记者采访。外边骄阳似火,屋里电扇的风让人感觉很凉快。35岁的王锋,穿着凌云集团统一的员工制服,朴实而温和,只要记者面前的茶杯空了,他马上抢着续水。我们像老朋友一样交谈着,他偶尔会不经意地带出几个专业术语的英语单词。
    
    用人观: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在凌云光电公司,员工都比35岁的王锋小,这些年轻人爱运动,只要有空,下班后,王锋会陪他们打篮球;会陪员工们一起到餐馆聚餐,这时王锋和员工们如朋友般相处融洽,感情也日益加深。
    
    王锋还鼓励年轻人不断提升自己。公司已为3名员工全额报销了研究生学习的费用。公司定了条规定:综合员工学习成绩、对公司贡献这两条,对员工在外深造研究生的学费,给以全额报销学费、半额报销学费、不报销学费三种待遇。
    
    平日,王锋还经常与员工们谈天,讨论“为什么要工作”。王锋结合自己的体会,对他们说,工作固然是为了生活这一基本的需要,但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一重要途径,个人的优秀要在工作中体现。关键要提升自身价值,个人的本事只有从工作中得来,今后换工作、换岗位,凭的全是现在工作积累的本事,每一天都在为将来作积累。在王锋兄长般的谈话后,员工们爱岗位钻业务渐成风气。
    
    一位员工到韩国去做技术指导时,对方公司欣赏他的工作能力,盛情邀请他留下工作,承诺他每年税后8万美元薪水,小伙子谢绝聘请,回到凌云集团,而在凌云光电,他一年年薪只有10万元人民币,他说,和王总一起工作可学到很多东西,舍不得离开凌云光电。
    
    王锋说:“要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自己多年在院校做基础研究,而这些管理方法是在凌云集团这个大环境中学到的。”
    
    “洪堡学者”回国下海
    
    王锋是江苏人,到凌云之前一直在做学问。
    
    1999年,博士王锋获得德国政府“洪堡基金”的资助,带着妻子和孩子到柏林工业大学从事激光研究。2000年底,他所在的科研小组完成了一个课题。此时,他面前有三个选择,一是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教授,二是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做研究,第三是继续做洪堡学者。
    
    这时,凌云集团老总陈木林到德国考察,和王锋见过一面后,便盛情邀请他到凌云集团组建光电公司。王锋当时感觉“像是一道闪电划过脑子”,“我一直在做研究工作,为什么不试试做企业?”
    
    确定回国做公司后,在研究之余,王锋经常去德国柏林的各小公司考察。他发现,一些占地不过几十平方米的公司,工作台就一张乒乓球桌大小,工人只有两三名,只生产一项产品,但产品质量却绝对是相应领域的世界一流。而之前,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所知的很多知名品牌,都是出自这样规模的公司。
    
    最终,他确定了以“高起点成就高科技”办公司的思路,不求大,但求精,公司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性能一定要最好。
    
    “逼”进口产品降价3/4
    
    2001年3月,王锋举家来到凌云集团,从无到有,组建起凌云光电公司。
    
    从德国回来时,他买了同校另一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半导体耦合技术”,基于这项技术,可以开发出新的激光产品。“日本引进美国的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后来超过了美国,这是我愿意引进基础技术的考虑,也是我的追求”。
    
    王锋反复考量后,确定产品开发的方向在医用。进医用行业是因为当时国外激光治疗产品成本不到15万元人民币,国内购买价格却在120万元。在王锋看来,国外这款医用产品的定价是一种“掠夺”。过去落后挨打,现代社会,落后就要被掠夺。
    
    公司建起后,王锋带着四个工龄不到一年的新手,研究出医疗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仪并投入生产。这项产品对静脉曲张、椎间盘突出等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产品一上市,国外相同功能产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从120万元直降到30多万元。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公司生产的任何产品,王锋都要求按严格的标准验收,首先接通电源48小时运行,然后进行“冲击/振动处理”,确认质量优良才装箱。
    
    德国的一些电子公司将电路模块、外壳等给另外的公司加工,最后只在公司内进行组装检验。术业有专攻,王锋认可这种做法,并引入凌云光电,只要能给外单位加工的部件,全送出去,公司内只进行最后组装和测试。记者在现场看到,其生产车间如实验室一般整洁、有条理。
    
    王锋说,在国外,只要产品是“中国制造”,哪怕质量再好,价格也要比国外产品低很多。“我一定要让外国人改变观念,让他们接受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与国外同样好、价格只有国外仪器的80%的概念”。
    
    在国外有“义务市场部”
    
    凌云光电在德国有四个合作伙伴,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王锋说,双赢和互利是长期合作的基础。给对方的价格保证他们有获利空间,而产品的质量世界领先,这样双方的经营目标均能实现,合作自然愉快。
    
    德国的合作伙伴不光经销产品,还主动为凌云光电传递信息。一次,埃及一公司向凌云的德国合作公司订购产品,他们没有,但介绍埃及公司向凌云光电购买,并且评价凌云光电的产品是高质量平价格,生意做成后,又拒绝凌云光电集团的佣金。同时,他们经常将国外激光产品的市场信息传递给凌云光电。
    
    前不久,一家德国公司提出建议,说在国外新出的一款女用激光美容仪,可以延缓衰老,激活皮肤新陈代谢、祛斑等,这款产品在国外价格不低,这家合作伙伴希望凌云光电尽快生产,与该产品争抢市场。凌云光电接到此信息,研发部研发出超过国外产品功能的激光仪,马上投入生产,既销往国外,同时也销往国内,这样凌云光电除在国内医疗激光市场上有优势外,还领先美容领域。
    
    王锋介绍,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定产品,市场部专门搜集市场动态和需要,反馈给研发部门,然后按需要设计产品。国外合作伙伴都成为他们公司的“义务市场部”。根据国外“市场部”的信息,他们生产出的产品让双方都受益。这种工作方法,也是王锋在德国向有关企业学到的。王锋说,国内不少研究室的研究成果与市场相差太远,而走“由市场到实验室”,科技力量的价值体现得更明显。
    
    从国外进货只用发个电邮
    
    几年来,凌云光电公司先后研制开发出半导体泵浦绿光、蓝光、红光激光器,以及医疗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仪等激光应用系统。其主要产品已通过国家级鉴定,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中国大功率半导体泵浦激光器的空白。目前,该公司正积极向军品市场拓展。
    
    眼下,凌云光电公司的生产车间扩大到500平方米,员工发展到50名,而生产工人只12名,但今年前7个月的销售总额已达3000万元。
    
    王锋骄傲地说,向国外没有合作过的公司买材料,第一次凌云光电付现金,第二次,会提出货到付款的要求,然后请这家国外公司向与自己有多年的合作关系的公司去了解自己的信誉,对方了解完凌云光电的信誉后会说,“好,与你们合作我们放心。”之后,再进货只需发一个电邮。(来源/武汉晨报)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