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马云的“故事”
哈佛商学院两次把阿里巴巴选为案例研究。《福布斯》多次将阿里巴巴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2000年10月,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马云为年度“商业领袖”。 商人 上半年,某个星期天下午,正是江南一年里最好的日子,冷热宜人,天空晴朗,空气明净。马云在杭州梅家坞茶农开的茶坊约见几名记者,嗑瓜子、品龙井、吃农家菜,聊天。 说是聊天,基本都是马云一个人在说,旁人很难插上嘴。那天的话题主要是关于淘宝网的,讲到淘宝正在战胜对手eBay易趣,马云很是得意。 8月11日,雅虎与阿里巴巴之间的双层购并案正式宣布。马云从雅虎那里首期拿到2.5亿美元,有足够的钱对付eBay易趣了。 对“雅巴”交易,业界内外说什么的都有,看不懂的,看空的,看好的……但大多对马云佩服有加。没错,这个小个子男人又放了个大卫星,可他就是放得响亮啊!不愧是枭雄。 跟其他互联网公司领袖一样,马云身上也有许许多多“故事”。何谓“故事”?传奇经历,猛料,矛盾而合理的逻辑,能打动投资者、感动网民、触动崇拜者的细节,等等。比如六分钟倾倒日本人孙正义,追赶着要给阿里巴巴钱,马云还不爱要。 孙正义是著名的风险投资家,他的软银(soft bank)公司,投资遍及世界各国网络公司。按照流传很广的故事推论,是孙正义先看上了阿里巴巴,托人约马云到北京一见。马云事先既不知道要见谁,也没计划融资,“我就跑进了办公室,那时候会议室满屋子的一批人坐在那。然后他说告诉我们阿里巴巴的故事。我自己六分钟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东西。我还没讲完呢,他就说停下来,你要多少钱?我说我不要钱啊。然后他就说,你不要钱你来找我干什么?我说又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的。”就这样孙正义一掷2000万美元。 风险投资家的工作就是选好苗子押宝下注,据说一百个里押对两三个就足够了。对马云,孙正义押对了。到底眼光毒辣,看到了价值,之前阿里巴巴还不为人理解。阿里巴巴是一个为供应商和采购商牵线搭桥的平台,开始是免费的。原先在网下,内贸外贸都没有这样的平台,加上初期的马云还没有找到好的赢利模式,所以一般人不信这个网站有什么前途。 当阿里巴巴开始日进斗金以后,马云可以自豪地说,投资人要求的目标,他都做到了。“在1999年、2000年,多少人在骂我们不知道怎么赚钱,跟我比的公司都死掉了,我还活着。” 另一个故事是与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的交情。1998年,杨致远到中国旅游,正好在北京工作的马云陪着杨致远四处观光,两人成为好朋友。在“雅巴”联姻之际,这一故事被挖掘出来,它的潜台词是,虽然雅虎是互联网第一品牌,虎老雄风在,但阿里巴巴(包括淘宝)可不是什么傍大款儿,两家纯属互相欣赏,秦晋之盟。 再追溯到马云涉网的经历,更是一个神奇的创业故事。他自己说,“简直可以成为好莱坞的电影故事。”1995年,他去美国协助一家中国公司收账,对方是一名美国商人。美国商人想赖账,掏出一把枪,将马云禁闭在房间中长达两天。最后,马云答应成为这名商人的合作伙伴,在中国开办一家网络公司,才得以脱身。在稍微搞明白网络是什么以后,马云突发灵感:为中国公司创建网站。回国后,马云辞职,借了2000美元,开办了“中国黄页”,这是中国第一批网络公司之一。 老师 所有的成功者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天资异于常人,自小就看得出是个干大事的主儿,一类与常人无异,春天来了才发芽吐叶。马云看上去属于后者。 少年时的马云学习成绩很差,只有英语特别好,据他说是因为用英语和父亲顶嘴,父亲听不懂,于是他学英语特来劲。高考考了三次,1988年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在杭州电子工学院当了几年老师,教授语言和国际贸易,1995年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由于英语好,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到杭州观光的外国游客担任免费导游。 弃教从商以后,马云身上仍保留了几分书生的儒雅气质,而且他还是喜欢在企业里把自己定位为教师。比较奇特的是这位CEO老师教他的员工们倒立,在杭州总部宽敞的办公楼里,有几个供锻炼休息的房间,年轻的员工们每天在地毯上倒立,有时候马云也一起参加。一位淘宝网的员工解释,倒立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放松神经,还能换个角度看世界,开阔思路,大家同时倒立,感觉彼此平等,没有了距离感和上下之别。公司里已经形成了快乐的倒立文化。 马云也喜欢做客户的老师。他说,“我现在最大的兴趣就是用我们企业的战略思想帮助网商成功,因为只有他们发展了,我们才能发展。所以虽然举办网商大会很辛苦,但我仍要坚持,第一是为了满足我当老师的欲望。第二,确实是希望把我们的管理意识、领导意识,组建团队,包括用人等管理思想与大家分享。” 甚至对于对手,他也带着老师式思路。易趣的创始人“神童”邵亦波(易趣被eBay收购成为eBay易趣后,邵曾任董事长),马云说起他时,口气很像说一个很有前途的晚辈。 马云崇拜金庸,最欣赏风清扬。原因一是风清扬出手无招,二是“他是一个老师,他自己并没有献身江湖,而他是通过他的教育培养,把令狐冲练出来,横行江湖。我觉得我自己老师出身,我最希望的是我的同事、我的学生能够超越我。” 成君忆的管理学专著《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以唐僧师徒取经故事为例,通俗地讲解了企业中的团队作用。马云很欣赏唐僧率领的这个团队,对师徒四人代表的四种员工角色,很有同感:唐僧这个人不像很能讲话,似乎也不像个领导的样子,但是他很懂得领导这个团队。团队去西天取经,这么多天没有散掉,唐僧其实很懂得什么时候去管制他的员工(念咒)。他知道猪八戒不会出大问题,让他慢慢去弄,他也知道沙和尚要时而鼓励一下,孙悟空能力很强,但是经常犯错误。领导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信念,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个性,关键是领导者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合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好团队。 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企业”,“有十万名员工的企业”,“中国最好的企业”——豪言壮语也是一种打动受众的故事。马云可比唐僧能说会道多了。 “盟主” 马云有操控感,要让别人听他的。 看上去,马云很在意话语权。关于此人“狂”、“拽”、“邪”的评价,其实来自他对话语权的强烈追求。2000年,互联网一片冬寒肃杀,马云在杭州召集中国互联网企业峰会,请定居杭州的金庸老先生主持会议,那就是著名的“西湖论剑”。外界印象中,那是一次地地道道的作秀,在新浪、搜狐、网易面前,阿里巴巴算什么呀?借名号炒作自己罢了。很多记者是冲着金大侠去的。 后来西湖论剑接连论了两届,2004年,可能由于淘宝忙着和eBay易趣斗法,无暇顾及,论剑停办一年。今年9月又将盛事重开,已经邀请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演讲。 马云则表白,在行业的冬天,业界领袖有责任坐到一起,找出一条路来。相信他一片铁肩担道义的情怀也好,斥之为互联网企业的必备法宝炒作也罢,他的确很想让大家听听马云在说什么。他要做盟主,要有影响力。而且,他的声音的确一年比一年有力。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成长支撑了马云的声音。在网站创办之初他就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信。2000年4月,美国那斯达克股市泡沫开始破灭时,许多互联网人士都认为前途渺茫,马云却说“我真想开瓶香槟”,庆祝一下股市暴跌。因为股市下跌能清除那些没什么价值的公司,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仅在互联网业界发声音,他也常常以中国企业家的身份,到国外演讲,如世界经济论坛、哈佛商学院等。这是他很骄傲的事,他认为中国企业出口产品是不够的,企业家要在世界讲坛上发声音,提升中国企业家的形象,传达中国的经济理念。可惜这样“声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家很少。所以马云赞扬海尔张瑞敏,呼吁企业家们多出席世界讲坛,当然,外语能力很重要。 中国概念股频频在美国上市,阿里巴巴不见动静,外界猜测纷纷。马云的解释是,为六七个彼此信任的投资者负责,远比为6000个股东负责容易,“他们怎么可能坐在一起商量,怎么可能2、3个月开一次会,我肯定被搞死了。”马云式的思维:得听我的。 即使让人一头雾水的“雅巴”并购,也很“马云”。明明雅虎出10亿美元,为什么不是雅虎购阿里巴巴,而是阿里巴巴购雅虎?并购方案是很复杂的,经过一系列的推演,得到这个看似不合逻辑却很有煽动力的简单表述。不得不佩服马云的天才,难怪孙正义评价马云“有卓越的管理能力,如果说哪家非美国公司能向全球市场推广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那就是阿里巴巴了。” 还有一个证据是阿里巴巴总部设在杭州,而不在中国互联网公司集中的北京、上海甚至成都。马云觉得他的家乡很好,可进可退,没必要去扎堆。 身居人间天堂,马云倒是很有几分文艺气质。阿里巴巴的业务太不通俗,不好跟文艺联姻,淘宝就有机会了。去年冯小刚贺岁电影《天下无贼》,让全国人民见识了一下高举“淘宝网”小旗的小偷旅行团。“淘宝”谐音“掏包”,软广告与剧情结合得又幽默又巧妙。据说张纪中曾邀请马云出演《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马云笑着调侃,“要是我演了风清扬,李亚鹏就不会被骂红了——观众都骂我了。” 幽默自然也是马云的魅力。在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经济人物的颁奖现场,马云致辞时说,“一个男人的才华往往和他的容貌是成反比的”。既然一个人无法改变他的缺点,不如用自嘲来把缺点变成优点或者可爱之处,变成一个让人家加深印象的故事。 人物简历: 马云,1964年生,杭州人。1995年4月创办“中国黄页”网站。1997年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1999年初,马云回到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开发为商家服务的阿里巴巴网站,任CEO.2003年7月,推出为消费者服务的淘宝网。2004年,推出网络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宝”。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宣布,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雅虎公司则宣布,出资10亿美元成为阿里巴巴公司的股东之一。(来源/解放日报)
|
|
公共页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