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杨致远:寻找自己的中国文化之根

2005年9月28日

    
    由美国华人精英组成的总部设在纽约的“百人会”,其成员个个都是精英,但在9月23日北京举行的“百人会清华论坛”上,虽然有大名鼎鼎的艾滋病专家何大一、福特汽车公司(中国)总裁程美玮等人,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仍然是精英中的明星。
    
    杨致远1968年出生于中国台湾,10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1993年,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和同学大卫·菲洛发明了最早的网站搜索软件。1995年,他和菲洛同时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建立雅虎公司,将网络搜索引擎商业化。如今,雅虎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先进、最有功效的国际网络引擎公司。
    
    “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
    
    走进坐满学生的教室,杨致远看着讲台上的桌椅说:“好像是老师在讲课,但因为我一直没有拿到博士学位,所以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他将西装外套脱下挂在椅子上,卷起衬衣袖子,坐在讲桌上、双手抱在胸前,开始与学生们对话。
    
    有学生问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把握自己的能力?杨致远说:“在理论上,清华大学学生的下一步就是成功,但世界的理论不是这样,并不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就一定会成功。也许,这就是你们压力更大的原因。每个人对自己的能力要有所了解和认识,再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
    
    谈到创业的历程,杨致远说:“放弃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去开办一个网络公司,当时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获得博士学位是成功的标志。”当他告诉母亲“不读博士了,要在网上卖广告”时,“差点被妈妈‘打死’”。但他对自己说,“我太爱网络了,晚上睡觉时想,早晨醒来时也想,连女朋友也不管了,可是每天却要花90%的时间去读博士学位,为什么要欺骗自己呢?为什么不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呢?互联网发展就是这一段时间,博士学位以后可以再读。”
    
    他对清华的学生说:“雅虎就是我的梦,10年来的每一天我都在做梦。我对人生很乐观,有家人、朋友在身边,并且找到了自己能做得好的一件事,我感到很满足。今天,妈妈仍然希望我有一个博士学位,因此我还是准备今后回到斯坦福大学读博士。”
    
    “做热爱的事情,不要为钱而做事”
    
    学生们问道:“是不是当时看到网络容易赚钱才这样做?”杨致远说:“我念博士学位时,因特网还没有钱,也没有广告。我并不是最聪明的人,如果那时我看见网络能赚钱,肯定早就有人看见了,哪轮得到我?我是太爱网络了。我告诉大家,要做热爱的事情,不要为了钱而做事。”
    
    当一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请杨致远对就业选择提供建议时,他说:“也许我是最不适合提这个建议的人,因为我10年来只有一份工作,就是雅虎。”他指出,不要将就业的选择看得那么重要,美国的学生毕业后一般会工作一两年,先学经验,看看自己能做什么或补充自己的知识,然而再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杨致远在中文名片上称自己为“雅虎酋长”。为什么会给公司取名Yahoo呢?他说:“起名字不容易。当时想到这是一个搜索网站,要起一个让人们容易记而且容易录入的名字。”杨致远想到了《格列佛游记》,格列佛将遇到的那群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的野蛮人叫Yahoo。他说:“Yahoo的意思指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没什么水准的粗人。我觉得自己只喜欢网络,没有什么水准,因此就给公司取名Yahoo,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后来大家用过后都觉得好。当Yahoo进入中国后,我又根据发音将它翻译为雅虎。”
    
    “身为中国人,要了解自己的根”
    
    有学生请杨致远谈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杨致远说:“我到清华来也是向你们学习,你们是未来,应该是你们告诉我未来的趋势。”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林闯教授是这场论坛的主持人,他鼓励在座的学生们成为“杨致远第二”。杨致远说:“不,你们应该超过我。”
    
    谈到有什么担心时,杨致远说,“我曾读过一本书叫Only The Paranoidsurvive。如果Yahoo不能不断发展、改善自己,也许就要变成‘恐龙’。我现在最大的担心就是又听说有两个学生在斯坦福或者在清华创办了新的公司。像Intel、Google这些看得见的‘敌人’我不怕,我最担心的就是各位这些我现在还看不到的‘敌人’。”
    
    当笔者问道,“你工作这么忙,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回来与大家对话?”他说:“我这次回来不是做商业,我是回来寻找自己的根,文化就是根。身为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根有所了解,要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更深的接触。”(来源/科学时报,作者/王丹红)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