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中国电影的摇钱树
在网络中搜索王中军这个名字,有一条注释透着滑稽:冯小刚背后的男人。随着他的财富上升,他已无法掩身其后,其实冯小刚“背后”的这个男人,经营领域并非只有电影,他还涉及汽车、制药、建筑等多个行业。但是随着王中军这三个字上了各式的名人或财富榜,他已经无法掩身其后。他下属公司高层领导的变动、他在公众场合的一次澄清发言,他投资的影视剧的开机消息,第二天会在各大媒体上占有显著位置。 王中军经营的领域涉及汽车、制药、建筑、电影等,而如今让他声誉鹊起,赚得盆盈钵满的却是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每年仅有的两三部能获得高票房的影片,其中就会有一两部是他投资的,而又有高票房又有好口碑的则皆是他制作的影片。 影视让众多在各个领域成功的商人,投身其中皆遭遇滑铁卢,从《心理诊所》到《功夫》,王中军却基本没有失手过。别人躲之不及的烫手山芋,在他这却成为摇钱树。 拿来就好 最初决定从国家机关辞职当自由艺术家,王中军把其归结为年轻,渴望更为丰富的生活。那时他画画、摄影,靠拍挂历、画连环画生存,虽然一年赚二三十万元,拥有两部私车,在八十年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但是他自感看不到前途,他一直特别崇拜大画家,希望自己能置身其列,然而却发现自己缺乏绘画技巧。 “我出国更多的是为了逃避,在国内自己拍来拍去就那样了,上中国摄影的杂志太困难了,我觉得那时如果我的作品能上摄影杂志,别说封面封底,就是里面的小插页,我也许就不出国了。周围朋友的作品却今天登封面明天登封底,算了,还是出国看看去吧,也不知道自己出国能干什么。” 王中军信奉“拿来主义”,西方先进的东西拿过来就够用了。他拿着在美国打工赚的十万美元回国创办了“华谊广告公司”,在公司面临窘境时,他说服中国银行统一标识,并把该业务交给了华谊。这恰恰得益于他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在美国大公司都拥有自己统一的标识。就这样他掘到了第一桶金,随后许多银行的卡面设计和统一标识等业务也由华谊一手包办。不久,他的公司就进入中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 经过了原始积累阶段,王中军正考虑着根据自己的资金量寻找新的投资点。他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姓刘的老下属,听到他说“拍电视剧很赚钱”,王中军便决定投身其中。 他投资制作的第一部电视剧是由英达导演的《心理诊所》,不到五百万元的投资竟赢利翻倍。客观原因是由于当年电视剧市场供小于求,但另一方面获益于他的拿来主义。王中军采取了特殊的营销方式,他把《心理诊所》卖给电视台,电视台去支付广告时间段而非现金,而他借助自己广告公司的优势让这些广告时间变成了现钱。 被王中军玩得最为风生水起的,则是他在影片中大量使用的软广告。从《心理诊所》到《天下无贼》,他的操作手法简直达到登峰造极的状态。最初赚钱很大的因素就是软广告,拍《心理诊所》时,王中军在诊所楼上立了两块中国银行、威莎(VISA)的广告牌,每集电视剧都要让镜头在这个牌子上停留几秒种,中国银行、威莎就给了两百万元。 “电影中的软广告肯定不是我发明的,美国大片都是这样的,我们相对把它嫁接得很好。原来国内市场不成熟,其他电影投资人不是很懂,不知道怎样去跟客户谈,怎样计算受众,我们有专业的团队,我觉得我这方面还是有蛮大突破的。”王中军说。 与冯小刚的莫逆之交 王中军投资制作电影的重大转折,是他在冯氏贺岁电影还未形成品牌之际,就使冯小刚成为他公司的签约导演。王中军认为,他与冯小刚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是其赢利的法宝,如此成熟的商业模式是可遇不可求的,并不是他发现了一个冯小刚,更多的是命运的巧合。正好让他和冯小刚搭成了这么个组合,由他的公司帮冯小刚推广电影,冯小刚可以一部部这么拍下来,越拍越讲究,越拍越专业,趋向完善。 初遇冯小刚时,冯小刚的角色不光是导演还是制片人,他还要到处去化缘找钱,八百万元投资的《没完没了》让他们开始合作,王中军是这部戏的主投资人、主经营者。“因为拍这部戏彼此来往非常密切,在合作中冯小刚感受到华谊公司和他前几年认识的公司某些方面不同,不能说它多好,只是有种合拍的感觉。他说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合作伙伴,他的工作室的资金便由我们公司包下来了。” 由于是绘画出身,作为一位有艺术底蕴的商人,王中军敏锐的市场嗅觉对冯小刚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拍《手机》之前,冯小刚想要拍的是《歌声离我远去》。王中军第一感觉这戏不可以拍。冯小刚又提出要拍一部在美国的留学生的生活,王中军说“这部更没戏”。几天后冯小刚说打算拍一部反映人与手机关系的电影,当时连手机短信都不会发的王中军却立马首肯。结果商业非常成功,投资二千万元的《手机》,回报率竟然高达263%。 拍完《手机》俩人的合约就到期了,冯小刚可以自由的选择其他投资人,但是他没有。在合作了《天下无贼》后,冯小刚与王中军续约,并说“我要在华谊兄弟退休了”。虽然圈内人士已经透露《夜宴》是哈姆雷特式的故事,但王中军仍然守口如瓶,不过他对与冯小刚的新一轮合作成竹在胸。 “冯小刚是一个非常好的导演,会讲故事,片子噱头很巧。而且为人特别好,他没有什么架子,属于一个非常容易沟通的艺术家,物欲也不是很强,拍戏的欲望却很强烈。现在受我的影响也开始涉猎艺术品收藏。作为搭档我觉得他最大的特点是好合作,非常守信用。” 圆庄园梦 王中军有着普通北京老百姓的喜好,他对打扑克很上瘾,而且是其中最不需要智商的“锄大地”。他一星期最少要打两三回牌,牌友中有大名鼎鼎的葛优、冯小刚、韩三平。而且打牌较真儿,用冯小刚的话说:“输赢即使是几十块钱也决不让步,丁是丁,卯是卯。” 他现在充分放权,做甩手掌柜。一天不可思议只工作三个小时。夏天经常会下午三四点钟时,坐在三里屯的酒吧外面晒太阳,翻翻杂志,欣赏马路上来来往往的美女。 但是他也有那么些不普通的爱好,是平常人所不能及的。在温榆河畔圈300亩地建马场,他直率地说,“玩马是有钱人的游戏,买一匹马几百万元,就是闲得。别人认为这是贵族生活,但我起码没这么想过,我不想炫耀,只是想要享受生活。”如今他花费了几千万元,养了60匹马。 在美国打工送外卖时,王中军最羡慕的就是那些美国人拥有的大庄园。如今他也圆了自己的庄园梦,每天开车穿过林荫大道,到达自己的庄园,白色栏杆,大house,紧挨着高尔夫球场。用他的话说“那地方很漂亮,在国内很难找到。” 墙上挂着几百幅画,花园和欧式的两层小楼里散落着几百个雕塑。朋友对他家里客厅的评价是像巴黎品质很高的古董店,那里面每个家具、物件都是他从欧洲淘置来的。他称自己的庄园像私人美术馆,每天早上尤如在美术馆醒来,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王中军,1960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军人家庭,自幼酷爱绘画。1976年,初中未毕业就应征入伍。复员后,进入国家物资总局。1985年,辞职,在家靠画小人书为生。1989年,赴美留学。1994年,他怀揣在美国赚到的10万美元,回国创业。从广告开始,几年后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来源/财经时报,作者/孙菁)
|
|
公共页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