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哈尔滨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2005年8月16日

    
    华声报讯:年过半百的“土画家”石景和终于成为了哈尔滨市画院的正式画家。老石说:“如果按照国家规定我的学历和年龄都不够资格。如果不是哈尔滨市的人才绿色通道,我不可能吃上‘皇粮’!”这是哈尔滨市制定的为特殊人才服务,特事特办的生动事例。
    
    据光明日报报道,近年来,哈尔滨市把做好人才工作,广泛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该市提出的“快发展、大发展”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他们把人才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规定各级党政“一把手”是人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提出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因人施用。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基层领导,纷纷积极主动地帮助人才解决科研项目资金、用地、科研成果转化、随迁家属落户、就业,子女入学等各种难题。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市建立健全了《哈尔滨市鼓励留学人员入创业园创业的若干规定》、《哈尔滨市吸引外省人员来哈工作和投资的暂行规定》、《哈尔滨市人才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十几个制度和规定,为做好人才工作创造了政策环境。
    
    今年2月,该市开通了“为专家服务绿色网站”,经过几个月的运行完善后,建成了“为高层次人才服务快速反应绿色通道”,并制定下发了规范的实施“办法”和运行“转办单”。今后,高层次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有意见、建议,只需打一个电话或发一份电子邮件,保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受理,限时解决或答复。规定“绿色通道”综合管理部门在接到服务对象的意见或要求后,立即填写“转办单”,根据情况直接交有关业务部门承办。有了这个“通道”,有关人才只需打电话或发邮件,即可在规定的时限内解决问题。
    
    “通道”的开通,在全市尤其是在高层次人才中引起轰动。开通当天,即有人提出了需求帮助,希望解决实际困难。多人则打电话、发信息,表达感激之情,并表示要为哈尔滨的发展振兴多做贡献。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