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民营企业成为网聚人才大户

2005年8月23日

    
    华声报讯:2005年已经过半,职场中人的“钱景”如何?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智联招聘的“2005上半年薪酬报告”通过对人才数据库内总量超过220万份的简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及与2004年上半年同期的数据比较,发现全国范围网上求职的白领人群平均收入上涨了4.6%。
    
    工作一年收入涨千元
    
    尽管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仍旧疲软在1500元-2000元左右,但职场新人的薪资加速度明显。数据显示,网络求职者中,有一年工作经验的大本学历人群,月收入在2500元-3000元左右,一年的增幅达到千元。其中工作一年的电讯技术工程师的月收入达到了2924元,其次是银行、保险、证券与投资行业月收入为2740元,IT工程师为2424元。增加幅度最小的职业包括客户服务、秘书与办公室管理和教育人员,分别是2306元、2298元和2155元。比较热门的销售和市场推广类职业,工作一年后的月收入在2300元和2500元之间徘徊。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认为,企业所用新人一般具有一个低起薪高加速的特点———因为一开始企业对新招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并不了解,几乎所有大学生的起薪都不高,但在短到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内,通过融入培训、岗位轮换和实际考察,同时进入公司的大学生之间的薪酬水平会根据能力不同、绩效不同而大幅度地拉开。“特别是一般正规企业,具有系统的工资结构,不同级别不同岗位均有相应的岗位值和上升档次,起薪不会因求职毕业生的多少而变化。所以对自己有信心也有恒心的同学,大可不必为短期的低起薪感觉怀才不遇而闷闷不乐。”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指出。
    
    民企成为聚才大户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三资企业的月薪酬从2004年上半年的3277元提升到2005年上半年的3637元,增幅11%,绝对值毫无疑问是一枝独秀;紧随其后的是民营企业,月薪从2004年上半年的2818元提升到2005年上半年的3030元,增幅8%;国营企业平均月薪在2005年上半年以2907元名列第三位,增幅4%;国家机关相对稳定,增幅3%左右,但还是没有改变垫底位置,以2562元排在最后。
    
    近年来,民营企业改变了用人观念,大胆使用外部人才,不仅用人不疑,而且随着民营企业的规模发展,还将优秀的人才放在了关键管理岗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不管三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任何企业离开了高素质的人才都不可能成功,民营企业茁壮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说明了民营企业正在成为网聚人才的大户。
    
    企业用人注重能力
    
    报告表明,MBA的平均月薪依然遥遥领先于其它学历的雇员,从2004年贬值7.6%跌至2004年的7709元以后,在今年上半年略有好转——经历了虚热、理性和回暖的过程后,平均月薪达到了7732元,但涨幅只有0.29%。与2004年比较,大专学历人群的收入消息利好,月薪一路看涨,从2004年上半年的2180元增收到2005年的2418元,增幅11%,依然最低但潜力凸显。其他学历的变化是:硕士学历人员的月薪从2004年上半年的5288元增收到2005年的5360元;本科毕业人员的月薪从2004年上半年的3569元增收到2005年的3628元;博士的月薪从2004年上半年的5932元增收到2005年的6059元。
    
    虽然学历对收入的影响仍然不小,但企业用人愈加看中能力和经历,学历的作用在职业初期的影响虽然很重要,不过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学历产生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淡。“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员的薪资增幅虽快,低学历、高技能的实用人才同样也能赢得精彩,走高级技工专业化道路无疑是低学历者的一条出路。
    
    行业人才需求看涨
    
    智联招聘薪酬数据显示,媒体公关职业网上求职者的平均月薪从2004年上半年的3066元增加到2005年上半年的3397元,增幅11%,仅排在电子机械工程师的后面。智联招聘网的信息显示,北京地区媒体公关人员人才职位空缺由2005年6月13日前一周的2304个、2005年6月20日前一周的2332个,增加到了6月27日前一周的2336个。实际上,目前公关活动作为企业、市场和品牌推广的主要内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现代整合营销之中已经十分重要,相应的人才需求也是不断看涨。
    
    数据同时显示,耐用消费品行业薪酬在2005年涨幅明显——该行业平均月薪从2004年上半年的2800元增加到2005年上半年的3243元,15%的增幅排在房地产、金融和贸易等热门行业的前面,从职位需求来看,营销、物流和技术研发三类人才则是该行业的主要招聘需求。耐用消费品包括服装、纺织、家具、家电等产品,由于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重点正在逐步向高层次转移,家庭耐用消费品需求已从“普及型”过渡到“享受型”,家庭拥有的彩色电视机从小屏幕向大屏幕、一户多机方面发展,全自动洗衣机、环保电冰箱、分体式空调、高保真音响设备等中高档耐用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总之,人们支出结构由购买吃穿为主,转向了大量购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品,从而拉动了行业人才的需求和待遇。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