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鼓励博士后投身高新技术产业
华声报讯:上海市积极鼓励和引导博士后研究人员投身高新技术产业,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迄今为止,上海共建1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57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涉及冶金、汽车、机械、金融、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在站博士后已超过1300人。 据新华网上海频道报道,为鼓励博士后发挥技术优势,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上海市专门设立博士后科研基金。目前,在受资助的317个博士后科研项目中,大多数是高新技术项目,并且与上海的经济、科技发展重点紧密相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例如,重点资助的《干涉式全光纤声光调制器的研究》项目,对提高中国通信领域新材料的研制水平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信息产业部领导在参观该项目研究成果后认为,投入产业化后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建立博士后高新技术创业园区,增强博士后产学研工作的力度和成效。针对目前博士后手中有项目,少资金,缺乏管理经验以及企业苦于找不到合适项目投资的现状,上海市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单位组建了上海市博士后高新技术创业园区。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对一些有志于创业且有这方面前途的博士后,出站后愿意留在上海工作,园区将为其提供创业策划和辅导(包括创业计划书的拟写、科技成果的包装,创办企业的相关服务等)。同时举办人才项目交流洽谈会和企业家--博士后沙龙,开展技术咨询,技术交易、科研合作、成果认定等活动,通过创业园,在企业和博士后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浙江省天乐有限公司生产的布边音盆,是这个企业的一个传统产品。但长期以来布边音盆所用的涂布胶一直依赖进口,而且价格昂贵。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刘苟生与该企业签订了合作开发扬声器粘合剂的协议,经过一年多时间研制成功新型聚丙烯酸酯胶粘剂,不仅每吨胶水可以节省3500元,更为关键的是新胶水的开发成功使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提高了布边音盆的高低温性能,提升了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增强了在海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许多博士后科研人员出站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头羊。浦东新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人员卜崇兴,在站期间主要从事储气储液式无土栽培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开发项目,去年出站后担任上海孙桥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副主任,他承担的题为“现代大型温室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项目,2004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今年又被授予“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功臣”荣誉称号。
|
|
公共页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