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上海松江加快构筑人才资源新高地

2005年9月28日

    
    华声报讯: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茸城大地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日益浓郁,构筑人才资源高地的行动迅速展开。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报道,最近几年,松江区人才队伍的规模迅速扩大。据调查,2004年,全区大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人员有4.56万人,比2000年的2.16万人增加2.4万人,平均每年新增6000人。特别是拥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的人员增加更快,2004年高级职称人员0.18万人,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中级职称人员1.5万人,比2000年增长近80%。
    
    聚才——“天下人才为我所用”
    
    以“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气魄和胸怀,“我为天下人才服务”的理念,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宽松、宽容的人才环境,吸引全国乃至海外各类优秀人才汇聚松江。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中,该区实施了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2002年,松江区专门制定了《松江吸引优秀人才的若干意见》,推出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的优惠措施。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该区引进各类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共计1200多人。如正泰集团副总裁高亦强,中心医院血液病方面的专家吴喜梅等。1999起,该区每年到国内重点高校选拔应届毕业生充实基层单位,去年还在北大、清华等名校引进了13名硕士、双学位学士,至今共为该区各级机关和镇、街道、园区输送大学生131名。目前,这批大学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有的已升上了正科级的职位。为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前来松江创业,去年8月,该区还建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积极搭建高层人才与企业进行科技联姻的平台,开辟智力引进的新途径。
    
    育才——“学习脚步永不停歇”
    
    今年7月份,100多名党政机关干部走入课堂,参加考研辅导班,埋头苦读,向MPA(公共管理硕士)迈进。在参加完今年年底全国统考后,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可顺利跨入研究生行列。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步伐加快,人才只有不断“充电”,才能与时俱进。近几年,该区不断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力度,大力构建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在公务员培训工作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了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专业培训,同时委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MPA在职研究生班,提升党政机关干部的学历水平。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中,全面推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将每年参加学习情况作为评定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从2004年起,根据松江新一轮发展的需要,该区确定了两项人才主题培训工程,一是以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为目标的培训,在5年内对45周岁以下的国家公务员全面完成“8+X”MPA课程培训;二是以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为目标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覆盖率每年要达到80%以上。
    
    用才——“赛马场上选骏马”
    
    用有竞争力的制度造就有竞争力的人才,去年,该区推出了一系列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提倡“赛马场上选骏马”。针对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弊端,区委、区政府于去年年底印发了区党政机关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竞争上岗、交流轮岗、以及末位调整工作暂行办法,旨在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考评机制,对不称职的公务员进行淘汰。
    
    熬资历、熬年限使得许多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只能望“职称评审”而兴叹。为了爱护人才、激励人才,该区另辟蹊径,大胆实行自选动作,推行人才“首席制”。由区教育局、卫生部门首先开展的评选“首席教师”、“首席医生”活动,突破单纯凭学历、凭年龄选人才的束缚,使一批年轻有才能、有实绩的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实现其应有的价值。30多岁的中心医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李正,就是其中的一员。此外,该区还选拔了区“拔尖人才”10人,在工资待遇、科研经费等方面予以特殊照顾,激励人才发挥自身能力。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