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上海致力培养“灰领人才”

2005年10月11日

    
    华声报讯:据新华网上海频道报道,为适应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上海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上海致力培养“灰领人才”。今年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等56所高职院校共招收新生28854人,招生人数比去年增加30%。
    
    上海市人才中介行业协会预测,未来5年,上海外资企业、国营大中型企业和其他行业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供不应求,预计紧缺灰领人才共10.7万人。这些“灰领人才”,既不同于一般的操作工人,而是具有大专学历、精通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如有“中国第一厂”美誉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就提出每年要培养50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人力资源总监范星说:“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招聘海外维修经理,要求既懂维修技术,又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的人员,但至今没有合适人选。”据了解,目前上海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发展迅猛,如机械制造、电子及通讯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人才储备却明显滞后,“灰领荒”问题日渐凸现。
    
    针对“灰领人才”严重短缺的状况,上海高等职业学校共设置应用型、技术型专业161种,布点653个。这些专业主要是综合通用类、信息技术类、制造业类、旅游贸易类、社会服务类;还有建筑和房地产类、物流类、卫生类、生物农业类和金融类等其他专业。其中:面向第一产业培养人才的专业有21个,占3.2%;面向第二产业185个,占28.3%;面向第三产业447个,占68.5%。同时建设一批职业技术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其中包括城市建设与管理实训中心、都市农业实训中心、汽车运行工程实训中心等,给高职学生掌握技术本领提供了实践舞台。
    
    目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在高职生中普遍推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政策,在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培养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掌握职业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本行业管理和运行过程,并具有一定的解决现场问题、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上海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将过去单工种的技能鉴定改革为面向行业或职业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因此这就将行业准入标准同高等职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今,上海已有20个职业资格证书鉴定机构(包括机械类、自动控制类、国际贸易类、汽车类、城市建设和管理类等)在高校中挂牌,承担国家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