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中国公司:争夺外企人才没商量

2005年10月13日

    
    华声报讯:据中国企业报报道,最近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私人企业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全球扩张的愿望空前强烈。它们需要许多最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跨国公司的中国籍经理成为它们争夺的首选目标。
    
    不管按照什么标准,艾伦·童都算得上一个成功人士。他在北京摩托罗拉公司的手机部门担任高级经理,年薪超过10万美元,并且在新加坡和美国工作过。但在两年前,当中国的电视和电话制造商TCL公司询问童,是否愿意过来担任副总裁时,他接受了邀请。虽然他在TCL公司增加了薪水,还获得股票选择权,但这不是真正吸引他的东西。42岁的艾伦·童说:"他们给我提供了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一个中国企业,比在一个外国公司能做更多重要的事情。"
    
    艾伦·童不是惟一的从跨国公司跳槽出来的中国经理。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的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总裁唐骏,曾经担任微软(中国)公司的总裁;联想集团通讯部门负责人琼·蔡,曾经在奥美环球广告公司(Ogilvy & Mather Worldwide)和通用电气公司担任过经理。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公司从摩托罗拉公司和诺基亚公司招聘人员;而海尔集团、中国网通公司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从麦肯锡公司、科尔尼公司(A.T. Kearney)和波士顿咨询集团吸引人才。
    
    与5年前相比,这种跳槽现象是一种大的变化。当时,在中国,几乎没有一个白领工人想离开外国公司进入本地公司。最近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私人企业的经济实力壮大,全球扩张的愿望空前地强烈。它们需要最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猎头单位海德思哲公司负责中国业务的执行理事史蒂夫·马林杰说,本地公司正在选择最优秀的人才。
    
    这些经理人说,为本地公司工作,让他们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并且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目前在李宁公司担任营销副总裁的吴先勇说:"李宁公司为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作平台。我并不是仅仅负责管理一个品牌,我还负责体育营销、比赛、公关以及研发工作。"
    
    中国企业向全球扩张的抱负,是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在跨国公司雇用中国人经理,它们在走向海外的时候,就可以比较顺利。例如,中国第二大零售商国美电器(Gome)有一个向海外扩展的计划。今年一月份,它招募了在摩根斯坦利公司负责兼并业务的副总裁——37岁的翁贤威(Weng Xiangwei)主管战略和财务工作。翁贤威是上海人,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博士。他说:“当一个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它应当有更深远的计划,而不是仅仅考虑在哪里开设下一家商店。”
    
    一些经理在跳槽之后,薪水有所减少,但获得的股票选择权通常能够补上这个差额。由于更多的中国私人公司在海外股市上市,这种跳槽的趋势将加快。两年前,27岁的周东蕾离开在北京的日本软银基础基金,到盛大公司去负责商业发展和投资者关系工作时,薪水下降了35%。但她说,这里吸引她的是机会,而不是薪水。
    
    目前中国管理人才市场非常兴旺。麦肯锡公司估计,在今后的5年内,中国需要75000名有全球性管理才能的经理人,但现在不到5000名。由于在中国的跨国公司长期培训本地人才管理它们的业务,中国当地的企业可能会继续发动人才争夺战。(资料来源:美国《商业周刊》)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