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lmlog.jpg (16702 bytes)

j2.gif (70 bytes)



2000年前十华商小传

2005年4月14日

    
    一、霍建宁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79年在美国留学归来后,就进入长江集团,出任会计主任,其后,又考得澳洲会计师资格。凭借其金融财务本领,一直平步青云。1984年升为和黄执行董事,1985年为长江董事,1987年跃升为副董事总经理。直至1993年接替马世民,成为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霍建宁处世低调,有着杰出的金融头脑和非凡的本领。他不断发挥威力,为和黄增值。任内其中的一个代表作,是令多年亏损的赫斯基石油转亏为盈。他自己的市场估计超过1亿元,被称为“打工皇帝”。
    

    二、宣明智
    
    联华电子董事长。宣明智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电机系,曾任工研院电子所市场行销经理。1982年加入联电任业务主管,1991年9月升任联电总经理,1998年出任联电集团总裁,2000年2 月升任联电副董事长,2000年5月升任联电董事长。宣明智先生持有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方面5个专利权,被称为执行能力超强的悍将。平时在办公室,宣明智经常电话一通接一通,不是回答客户问题,就是打电话询问客户状况。他甚至会直接打电话给不熟的客户,向对方介绍联电和自己,以争取订单。在宣明智眼里,没有所谓不景气。当“台积电”亟思为不景气解套时,联电却偏偏选择这个时候连番出击。
   
 
    三、李嘉诚
    
    长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28年7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一个书香门第。因为父亲去世早,14岁时李嘉诚便被迫辍学,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他最初是在舅父的钟表公司里当学徒,后来又做推销员,在生活的磨砺下成熟起来。1950年他筹集5万港币创办了长江塑料厂,以生产塑料花打开了市场,被誉为“塑料花大王”。60年代他转向投资房地产业,凭借其出色的经营,“长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发展商和物业拥有者。他所经营的房地产、金融、酒店、石油、电力等产业遍及世界五大洲。
    

    四、李泽楷
    
    盈科集团主席,现年34岁,李嘉诚的二公子。人称“小超人”的李泽楷,在1993年卖出卫星电视净赚30多亿港元起家后,组建盈科集团,大搞地产和资金投资;1998年成立高科技公司,与香港政府合作开发130亿港元的“数码港”;2000年年初又调动700多亿港元,击退新电信力夺香港电讯的并购权,再到日前与澳洲电信巨资合作。可以说,李泽楷近年来连番雷厉风行的大动作足以让香港乃至亚洲的商界和IT业界都发生几次大地震。自幼李泽楷就想摆脱两大心魔;一是靠父亲才能发达,二是一辈子被长兄李泽钜压在底下。他的奋斗和拼搏正源自于此。
    

    五、郭炳湘
    
    香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获土木程学士及结构工程硕士学位。1989年郭炳湘开始任新鸿基总掌门人,他老成持重的性格,为新鸿基带来极高盈利。新鸿基集团除了房地产,也投资酒店、公共运输及基本建设等事业。集团业务多集中在香港。主要是从事物业投资,发展及管理。 酒店业和电讯业方面,分别有帝苑酒店及数码通电讯服务。基本建设包括有三号干线郊野公园及机场空运中心。他的新鸿基集团是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在中国大陆,美国三藩市,及加拿大他也拥有不少的投资。
    

    六、施崇棠
    
    华硕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52年生,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他仅用3年就甩开了英特尔,还把当时世界第一大主板厂商Micronics打得落花流水,一跃升为行业老大。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此间施崇棠让华硕的销售业绩成长了12倍,其利润高达20%以上,让全球所有主板机厂商咋舌不已。1999年年初美国《商业周刊》在评选出来的全球100家表现最佳的IT企业中,华硕被排在了第18位。华硕计算机正全力朝向产品品质、上市速度、技术服务、成本控制及研发创新皆名列全球第一的目标迈进。
    

    七、蔡宏图
    
    台湾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52年8月1日出生,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曾赴美深造,获得美国达拉斯南美以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华盛顿特区律师考试及格,与现台北市长陈水扁是大学的同班同学,娶黄丽姿为妻。1984年5月,蔡宏图任国泰人寿公司副董事长,1990年接管国泰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长职位。美国商业周刊公布1999年全球200大新兴市场企业,台湾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9名。
    

    八、焦佑钧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华盛顿大学电机工程学硕士,交通大学电信工程学学士。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1987年创立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一专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行销的高科技公司,秉持着“正派经营、积极创新、满足顾客、团队合作”的理念,积极参与台湾科技岛的建设。华邦向来系以发展属于自有品牌产品的公司自居,历年来在各项产品领域之努力,已经为华邦打造成为台湾最大的自有产品IC公司。
    

    九、郭台铭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从26年前“黑手起家”,用新台币30万元创业,从电视机旋钮做起,到现在已经成就坐拥市值2000亿元的鸿海帝国。从霸气的郭台铭口中说出的“名言”不少,其中一句是:“在我的领域中,没有竞争对手。”他之所以敢自信地说出这句话,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鸿海一条鞭式的生产线,可以把成本降得比其它同业都低,再用低价封死对手生路。其二就是鸿海庞大的法务军团。郭台铭养了超过200位法务人员,取得超过2000件专利,这些专利就是郭台铭铲除对手的利器。
    

    十、王永庆
    
    南亚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被成为世界塑料大王。王永庆白手起家,从卖米的小贩变成全台前几大企业家,是闻名华人世界的传奇人物。他靠着韧性、独特眼光、高尚的格调和精明的管理头脑,使兄弟两人共同建立的台塑集团成为台湾最大的民营制造业集团,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与海外公司,在台湾石化界及整个企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永庆不仅在台湾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事业及正在台湾投资3000亿元台币兴建跨世纪的“六轻”工程,还在美国投资数十亿美元,建立了庞大的石化工业基础。此次创立“北京长庚医院”和厦门“新海沧计划”,被业界认为是台湾对大陆最具规模的投资计划,也将再一次显露王永庆投资决策中的“独特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