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筑巢引凤 孔雀西飞
姜洪,这位曾在大名鼎鼎的福特公司供职12年、已加入美国国籍的博士,如今就要听到重庆力帆集团的机房里的轰鸣声了——办完相关手续后,他将在这里施展才华。 今年4月,重庆首次以市政府名义赴美国底特律举办人才招聘活动,成为重庆市人才引进工作的新的里程碑,该活动目前已达成人才引进、智力服务、项目和技术合作协定的共32人,另有73人达成初步意向协议。 此外,另一被海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的“人才战役”即将打响:今年下半年,重庆拟在港澳地区举办紧缺人才招聘会,定向招聘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专业紧缺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事实上,早已有为数众多的“老外”在重庆供职,“洋打工仔”越来越多,当年令西部人痛心疾首的“孔雀东南飞”的情形,如今已悄然转变。 1997年6月,重庆直辖市挂牌,提出打造长江上游和西部人才高地。 次年,博士服务团赴渝拉开了该市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大幕。几年来,博士们共提合理化建议500多条,绝大多数被采纳,直接为全市引进资金近15亿元。目前,赴渝挂职期满的博士中,自愿留渝发展的近20名博士均已是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 随后,重庆频频出台大手笔的创新之举。2000年,重庆市在京召开发布会,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9名副厅局级领导干部,引起国内外热切关注,在当时,创下了公选职位之重要、职数之多的全国之最。 群聚效应吸引了更多的“孔雀”飞抵重庆。2001年,重庆率先在西部地区实行了“外来人才工作证”制度,破解外来人才在渝期间的职称评聘、子女入学、户籍管理等问题。 为了改善高层次人才的生活待遇,从2000年7月开始,重庆实行了高级人才岗位津贴制度,对两院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每月分别发放8000元、3000元、1000元的高级人才岗位津贴。 重庆还倾力为海外留学人员来渝创业打造平台,专门设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在资金调剂、项目审批、用地规划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迄今,该创业园已吸纳了50多名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来渝投资、领办、创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36家。 成立直辖市以来,重庆主城区引进各类人才6293人,其中引进中科院院士1名、博士135名、海外留学人员126名、教授70多名。成立直辖市前,该市没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流动站,现在已经建立起博士后站54个,在站博士后达250多人,并且突破了中科院院士零的纪录。 与成效斐然的人才工作相对应,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2004年,重庆GDP达到322亿美元,是成立直辖市前的1996年的2.1倍;人均GDP首度超过1000美元大关。(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田文生)
|
|
公共页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