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申城自主创业日趋活跃

2005年8月15日

    
    华声报讯:上海市劳动保障局的最新数据描绘出自主创业的活跃态势,截至7月底,今年全市新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近4500家,吸纳从业人员4.2万人左右。据解放日报报道,目前,上海市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已达3.2万户,共吸收31万名从业人员。
    
    从资金、场地上给予大力扶持,让想创业者敢于创业。在资金扶持上,开业贷款担保的规模有了较大幅度增长。截至7月底,开业贷款担保共计1100多笔,超过0.8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贷款担保的总量。面对经营场地紧缺,上海市决定新辟10万平方米创业园区,帮助非正规就业组织突破创业壁垒。目前,首块社保基金房产已正式签约建设,各区县也都在积极物色区域内的闲置房产,用于建设开业园区。据了解,上半年,静安、长宁、虹口等10个区县共启动开发24个创业园区,吸纳了近1000家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进驻。
    
    帮助提升创业能力,让善于创业者成功创业。今年的创业培训实施了“理论学习、个性化辅导和创业实训”三段式的新模式,启用了全新的开业培训教材,通过招投标方式引进了一批优质培训机构,探索建立了一批开业实训基地,截至6月底,开业培训累计7.1万人次。接受过创业培训的好再来休闲食品服务社的老板陈怡靠三万元贷款起家打出一片田地,至今她还在感慨:“过去帮别人打工,只知道将老板的货推销出去,自己做了老板还要学会不断调整产品质量、价格等等。”提升能力还延伸至整个创业阶段。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专家志愿服务团为创业者免费答疑解惑。事先预约、网上咨询、针对疑难问题的专家会诊、名师带徒弟……今年,由600多名成功企业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组成的专家志愿团,在全市19个区县为众多创业者指点迷津,其中网上专家咨询近2000人次。
    
    悉心扶持,还体现在成功创业后的服务与管理上。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简化开业贷款的操作手续,使原先2个月才能完成的全部流程缩短至1个月。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做好贷款的咨询、受理和跟踪追索等工作,据了解,全市已累计担保2.2亿元。同时,受政府委托的公益性中介服务机构,分布在各区县、乡镇和街道,帮助创业者征集项目信息、推荐开发项目。目前,拥有市、区县、街镇三级服务网络的开业指导服务中心,已与数十家社会机构建立伙伴关系,仅半年间,就组织数千人参加创业培训。此外,中介服务机构也进行财务代理、开设银行账、提供商务洽谈场所等服务。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