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携手温州共建创新平台
华声报讯: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消息,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温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日前正式启动自主创新科技研发互动平台,并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信息、市场、投融资等领域进行互动交流、资源共享,以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来自上海张江的20多名企业家和相关机构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签约仪式,并参观了温州高新区和区内优秀企业。一方是全国创新示范区,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和信息资源;一方是民企活力之都,以民间资本雄厚和善于捕捉商机而著称。双方优势互补,使得平台第一次交流就亮点纷呈。 张江:向民间资本伸出橄榄枝 闫超,通微(上海)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张江代表团企业代表之一。“温州人有东方‘犹太人’之称”。这位留美近20年,已在中、美两地拥有三家公司的博士后此前对温州的了解仅源于国外关于温州经济奇迹的报道,然而第一次来温州,他就满载而归。 在代表团参观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时,闫超敏感地意识到这家检测试剂公司是自己的潜在客户。在交流会上,他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公司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电子色谱仪和公司其他项目的进展情况。结果东瓯生物不仅对电子色谱仪有需求,更表达了对另外一个色谱柱项目的投资意愿。 “温州的市场经济活跃、民间资本雄厚是吸引张江企业的主要原因。”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助理马志钢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搭建这样一个互动平台,使高新技术企业与民间资本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交流渠道。当然,这只是探索的第一步,真正做到民间资本与高新技术项目良性互动,从而推动自主创新,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温州企业家在选择项目时非常谨慎,但一旦决定,温州企业家非常有魄力,砸锅卖铁也会投资到底。而温州老板的融资能力之强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东瓯生物湖北籍厂长由衷的感慨引起大家会心的笑声。“这本身就是一种启迪、一种收获。”上海大汉三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比布认为,即使没有达成合作,企业也从务实的温州企业家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们从事高新技术的企业不要只抱怨融资环境,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投资者看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模式”。 温州:向科技豪门发出英雄帖 参加本次交流的温州企业多数是产值过亿的佼佼者。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益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特福隆集团党支部书记李锦硕说,集团一直强调持续创新,以避免同其他企业进行同质化竞争。“我们不断地自主研发,我们不希望陷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当别人模仿我们推出类似产品时,我们已经推出新的产品了”。在特福隆,一批大学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其对大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可想而知。他们希望通过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研发人才落户温州。 而另外一些企业则选择了紧密合作、跨越发展之路。温州华润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薛肇江在交流会上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作为火炬计划项目的承担企业,华润电机不但凭借先进的汽车电喷泵制造技术成为进口产品的替代者,还带动其供应商快速发展。以绕线机为例,由于有明确的订单和技术指标指导,其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均显著提高。不但供应商得以迅速发展壮大,而且使此类绕线机产品价格由原来每台180多万元下降到现在的几十万元,降幅高达70%。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同张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形成很多实际合作,大家共同发展。”薛肇江进一步对来自“科技豪门”张江的IT企业老总们发出邀请,“我们需要电喷控制系统ECU软件的开发。如果哪家软件企业有这样的研发能力,我们非常愿意与之合作,或者投资。” 平台:一切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不同园区为什么能突破招商引资的竞争关系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这是企业实际需求推动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副书记汤光耀解释说,“原材料涨价、反倾销形势严峻等外部环境恶化迫使温州企业必须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必须成为具有规模型、效益型、科技型、外向型四大特征的现代企业,其中科技型是前提。我们搭建平台就是帮助温州企业主动接轨张江‘科技高地’。” 至于是否会造成区内企业外流,汤光耀表示不会顾虑这方面的问题,“企业如何发展由企业自己决定,政府不会越俎代庖,更不会限制”。“其实政府一直对此非常清醒,我们经常说温州的发展依靠三个100万。”汤光耀介绍说,“100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谋求发展;100万温州籍华侨分布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有100万,实际远超过100万新温州人从祖国各地汇聚温州,建设温州。” “一切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张江功能区经济发展处副处长徐惠耿非常赞同温州同仁的理念,“我们所做的工作都力求围绕企业的需求展开,搭建平台也是如此。” 活动组织者这种务实的精神体现在整个交流活动中。看到在参观时,两地企业交流意犹未尽,组织者立刻取消了之后的“园区介绍”环节。徐惠耿表示:“园区之间交流我们另外找机会,尽量让企业间多交流。” “他们的确花了很多心血,替我们考虑得很周到,而且很务实。”一位随团考察的留学生这样评价组织者。通过这次交流,她更坚定了自己回国创业的决心。“我两个月内就会回来,公司也注册在张江”。
|
|
公共页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