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已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产业集聚区
华声报讯:据当代商报消息,一份重量级的调查报告由商务厅公布,报告表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与经济手段,推行特殊经济政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已经成为湖南最活跃和发展最快的区域增长极,围绕着开发区,湖南已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产业集聚区。 全省共有园区99个 日前,湖南省商务厅组成课题组,于近期对长沙、株洲等6市和上海、合肥等沿海和中部地区城市开发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最终调查报告也由课题组于近日公布。 调查报告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湖南的开发园区为湖南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已成为所在区域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现阶段又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湖南省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兴办开发区。经清理整顿后,目前湖南共有国家和省级开发区99个,其中国家级3个,即株洲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园区69个,省以下27个。 “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开发园区作为湖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区”,课题组负责人说道:“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三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园区成经济“引爆点” 区域经济理论总是在历史当中周而复始地被验证——进入新世纪以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日趋严重,但正如当年深圳之于上海、浦东之于珠三角、珠三角之于长三角……无数的发展经验表明,任何区域内经济模式的巨变,都是通过一个具有战略性带动作用的高地和“引爆点”产生的。 据新近的一次统计表明,2004年,全省3个国家级开发区实现GDP302.4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39%。完成工业增加值216.6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2.16%。完成税收43.3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8.85%。全省3家国家级开发区出口7.51亿美元,占全省的24.25%;进口7.6亿美元,占全省的32.49%。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省外境内资金18.66亿元,分别占全省比重的10.32%、3.66%。 现在,湖南官方确信,他们所建设的这些开发区,就是在建立湖南经济的战略性高地,而他们,最终将有可能“引爆”整个湖南经济发展的机会。 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调查声称,战略十年,围绕着开发区,湖南已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产业集聚区。 开发区的“洼地效应”带形成了不少产业集群雏形。目前,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三一重工为龙头的混凝土输送、隧道岩石挖掘机、起重提升机等重型机械产业;以长丰猎豹等企业为龙头的大客车、货车、吉普车等汽车制造产业群;以LG飞利浦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群。长沙高新区则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科技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群;株洲高新区形成了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和能源环保三大产业群。 引进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却有可能同时吸引与之配套的数十家企业,并进一步催发本地配套企业的良性成长,现代工业天生具备的高度关联性与复杂的分工协作制,让“开发区蜕变成产业集聚区”的过程成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刘文彬)
|
|
公共页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