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梅萌谈创新

2005年9月16日

    
    “现在中国正在大力鼓励创新,正在围绕核心技术拼命打造核心竞争力。但我想说的是,创新是需要条件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创新。”近日,在“2005中国创新论坛”上,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梅萌在演讲中指出,创新是需要条件的,创新的要素包括三方面。
    
    创新的第一个要素是要有资金支持。中国的经济总量发展到今天,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均GDP1000美元的创新时期是做服装鞋帽的时期;要做冰箱、彩电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人均GDP要达到7000美元。这样的资金水平才能打造核心技术。
    
    创新过程中,三区联动是一个很好的机制。梅萌指出,在创新过程中,要把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良好的生活社区环境结合起来。这三区结合起来将产生一种良好的互动,这是创新所需的另一个要素。“靠这种互动可以网罗聚集创新人才”,梅萌说。
    
    梅萌介绍,清华科技园的发展是靠三个聚集来鼓励和支持创新的,第一是空间聚集,第二是产业聚集,第三是核心技术聚集。今天,清华科技园内聚集了400家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工程研究中心、中介服务机构等。科技园内的核心技术有系统芯片、3G通讯、数字电视等,把来源于清华大学、海归创业者、本土创业者的核心技术聚集在了一起。此外,科技园内还有一批一流的创业人。
    
    “这三种力量结合在一起,在清华科技园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集成创新的态势。”梅萌说,“今年还将在清华科技园形成一个较好的‘创新场’,使这里的企业都和周围的大学有密切的合作和很强的互动,从而在这里形成一个产业链。”
    
    海外资源也是创新的要素之一。梅萌说,核心技术要想成长,从目前来说,还要依靠海外资源的支持。“今天,在中国做核心技术的认同感还不够。因而,我们需要海外资金、海外资本市场的支持。风险投资就要更多地依靠境外非常成熟的风险投资。”梅萌希望通过这些过渡的过程,最终使中国的资本能够认同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够认同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来源/科学时报,作者/郑金武)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