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深圳高新区种出“高产田”

2005年9月19日

    
    华声报讯:严格土地管理,确保土地用于工业项目;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引进项目真高真新。由于念好了这两道“真经”,深圳高新区成为全市高新企业最为密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
    
    据深圳商报近日从高新区了解到,这里200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达到1088.37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产值达94.6亿元,折合每平方米创造近3万元的工业产值;在仅为全市0.6%的面积上,高新区产出的高新技术产值却占到了全市的31%。华侨城西、深圳湾畔这块11.5平方公里的宝地,成为全市含金量极高的土地。
    
    对土地实行集约化管理
    
    “高新区的土地非常有限,高新区要真正姓‘高’——保证高产,就必须对土地实行集约化管理。”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始终坚持抓紧土地管理、控制这根“线”,从项目批地时就严格实行土地的集约化管理,严格根据其实际需要给予最低限度的地块,是高新区持续“高产”并显现出高附加值效应的重要前提。
    
    为了真正收紧土地这根“线”,高新区还开创了深圳对现有土地和已用土地项目“动态土地管理”和及时回收的土地管理模式,使高新区内有限的土地资源“循环使用”。通过严格、积极的“动态管理”,高新区这些年陆续回收工业用地近2平方公里,对高新区乃至全市高新项目用地的供给与保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高新区还成功地对现有的产业空间(厂房)及部分传统产业进行了“厂房改造、产业置换”,其中,仅2004年基本完成的对麻雀岭小区的厂房改造和产业置换,就为新项目腾出厂房面积达11.67万平方米,从而为进一步提高高新区的产业层次和产出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严格筛选入区项目
    
    “选好了种子,才能种出真高真新的果实。”据悉,市高新区管理部门始终坚持对入区项目、企业的高新技术含量进行严格筛选、把关。9年来,高新区引进了大批“真高真新”的国内外优秀高新技术企业来此汇聚,并真正成为“创业的沃土,成功的家园”。
    
    目前,高新区项目招商呈现“三多一大”的特点,即国内著名企业、国际跨国公司多,研发机构多,IT和生物类企业多,单项投资额大。长城(深圳)公司、华为、中兴、联想(深圳)、创智、现代、TCL、创维、北大高科、清华同方、清华紫光、科兴、海王、康泰等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IBM、飞利浦、奥林巴斯、爱普生、朗讯、哈里斯等著名跨国公司,已先后入驻深圳高新区。截至去年年底,高新区累计引入项目1798个,总投资372亿元人民币。仅去年一年,高新区就引入项目5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
    
    据高新区投资规划部门介绍,高新区现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以国内外著名品牌为代表的计算机产业群。作为高新区支柱产业的IT业,2004年总产值已超过全市总产值的90%,达1000亿元;从1996年9月至今,累计进驻深圳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达963家。深圳高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园区内不仅集聚了一批像华为、中兴通讯这样的行业领头羊,也孕育了一大批像大族激光这样生机勃勃的中小企业。(洪宾)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