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点土成金 青岛废旧老厂变都市工业园

2005年10月9日

    
    华声报讯:据青岛晚报报道,市北区是青岛市的老城区,人口密度居市内之首,加之旺盛的人气、繁荣的商贸业,更使市北区寸土寸金。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都市经济,建立都市工业园成为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又一行之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市北区先后建立了新格、海锦等多个都市工业园区。这些园区通过对老厂房的改造,原企业配套的服务,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入驻,成为拉动市北经济腾飞的新增长点。
    
    至2006年底,根据闲置资产的存量情况,市北区还将再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5-6处,建设目标是青岛电镀表厂、青岛冀鲁制针股份合作总公司,青岛手表厂、青岛三环线业股份合作公司等企业,建筑面积预计8万平方米,园区数量达到15处;至2007年底,用信息技术搭建园区服务平台,有条件的可建立数字化示范园区,实现工业产值、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000万元,累计增加就业岗位4000个以上。“相对于闲置的国有资产,不能发挥产业效能,建成都市工业园的经济效益异常明显”,市北区委副书记、副区长王志军说。
    
    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市北区拥有一大批配套设施齐全的区属和驻区工业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由于竞争力不强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而闲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市区传统工业结构性调整,老企业退城进乡也给市北区遗留下了近20万平方米闲置的,但利用价值极高的工业厂房。
    
    “工业园建一个火一个,原先冷冷清清的厂区又沸腾起来,废旧厂房经过包装后,现在已经供不应求,许多人打电话来询问租赁厂房的事。”青岛海锦都市工业园物业管理部经理表示,园区通过把入住企业纳入区企业信用担保范围,入住企业可以利用担保贷款减免管辖范围内的各项行政和社会性收费,各部门不得对入园企业收取或摊派费用,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在园区内引进银行、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实行零距离服务,做到零投诉,当好企业发展的‘保姆’。”
    
    于是,在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国退民进”的现象。一部分竞争力不强和环境污染的老企业逐渐退出,小、精、尖的民营企业进入,极大的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据统计数字显示,市北区已开业的都市工业园区中的企业从业人员已达2300人,其中“40、45”人员达880人。同时,通过建立都市工业园,对过去的工业厂房进行适当整修和形象包装,不仅改善了城区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了市容市貌,还实现了城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张颖)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