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京津冀共筑区域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防线

2005年9月28日

    
    华声报讯:北京、天津、河北将共同构筑区域食品安全保障体系。9月27日,北京市通州区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共同签署了《京、津、冀五区、市、县食品安全防控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京津冀五地食品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合作网络、协查机制初步建立。
    
    据新华网报道,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都与北京通州区接壤。根据《食品安全防控合作协议》要求,五地将对跨地区的食品源头污染、违法生产经营、流通环节、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联合监管,互相配合。发现区域内违法违规案件,及时通报给各方,对不属于本辖区的案件,及时移交有管辖权的一方查处。凡是跨地区办案,当地政府要协调本地相关部门在人力、物力、技术、法律援助等方面大力支持。
    
    同时,京津冀五地将建立重大案件联办制度,统一协调,统一行动。对辖区交接地区实行联防联治,共同维护好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业健康发展。五地将尝试采用一种全新的全过程检测监测法实现食品安全状况监测,在不同时期集中五地食品监测力量对肉、菜等重点食品实行产地检测,进行安全监测分析,并实行“不合格食品检测函告制度”,切实把好食品源头这一关。
    
    此外,京津冀五地将建立食品企业信用体系共建工作机制,实行食品企业黑名单警示通报制度。对有不良警示记录的企业及不合格食品进行五地联动公示,凡被当地主管部门确定为伪劣产品并列入黑名单的企业禁止在五地开展食品经营活动,对不合格食品实行五地联动下架。五地共同督促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倡导诚信经营,大力推行“厂场挂钩”、“场地挂钩”协议准入制度,切实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根据《合作协议》,京津冀五地还将建立食品监管信息的通报制度,以企业(个体)登记、管理信息资源为基础,全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各方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无偿提供信息,对行政执法信息定期和不定期进行交流,及时交换重大专项整治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互相通报拓宽执法领域的新情况、执法工作的难点热点,共同推进五地食品监管工作水平的提高。
    
    据介绍,京津冀五地政府在联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还将对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品生产企业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肉、菜实行定点屠宰、基地种植、统一配送,对五地名优企业、名优产品实行联动公示,并利用各自业务专长和技术量为各方开展培训、实施监管提供便利条件等。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