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越来越有魅力 引华侨回乡投资
奥地利青田同乡会副会长王少挺先生三年前回国投资时,一直在湖南、湖北等地做国际贸易,时常为找不到好货源而发愁。直至今年初,他发现家乡丽水本身就资源丰富、产品繁多,是个生态产业的“宝库”。于是,今年春节过后,他终于下决心回到丽水来投资,准备为丽水农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作贡献。 如今,像王少挺先生这样从国外到国内再回到丽水来投资创业的华侨已越来越多,他们几经周折,回到家乡投资后备感亲切,颇有建树。许多华侨深有体会地说,湖南、福建政策优,宁波、台州观念新,故乡丽水乡情浓。 家乡越来越有魅力 近段日子,王少挺先生正在忙着联系投资丽水申报项目,前后多次来回跑丽水市区有关部门。目前项目已被列入市项目审批计划之中。对此,他感慨地说:“我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有些遗憾,高兴的是,想不到丽水撤地设市才几年时间,变化这么大,发展这么快;遗憾的是,现在投资丽水是否晚了些。” 其实,王先生的顾虑是多余的。丽水市今后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将更加适合于海内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创业发展,尤其是作为丽水籍的华侨华人,更是大有作为。 早在1994年就回国投资创业的奥地利青田同乡会会长朱怀民,近几年都有不少时间在家乡青田办事,对家乡的变化也是深有感触。他说,每年到丽水市区去办事,都看到丽水市区变大了,变美了。青田也一样,房地产业特别热,城镇建设大变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华侨回家乡投资建设,家乡建设得越来越有吸引力,越来越有魅力了。 华侨回家乡投资大有作为 青田华侨资本的陆续回流,不仅使青田经济快速步入跨越式发展之路,也为丽水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关人士认为,回国、回家乡投资发展已成为华侨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近年来,在“引侨资、吸侨智、聚侨心”的思路指引下,青田已形成了华侨要素回流的“洼地效应”。一大批青田籍海外游子以回家乡投资、讲学、考察、交流、观光、寻亲等方式,纷纷踏上故土,并创立了“青田华侨回乡投资者协会”。侨资企业异军突起,投资领域遍布各大产业。由侨资开发的“好福气”田鱼干搬上了“洋人”的餐桌;“活田鱼”通过飞机空运“游”出了国门;一批农副产业通过华侨之手,打造了一批品牌,形成一批创汇农副产品。目前,青田县上规模的侨资企业已达97家,累计投资近20亿元,近五年来,华侨还为家乡捐赠建设资金达5000多万元,从而实现了华侨得益、青田发展的“双赢”目标。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青田县原侨联主席陈耀东认为,如今,正是青田华侨特别是新一代的中青年华侨在外创业成功,逐步分期分批回国、回家乡创业发展的大好时期。因为中国市场很大,因为丽水发展很快,早已牵动着华侨华人的心。陈先生风趣地说:“我们华侨,也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 让华侨经济展翅高飞 意大利青田同乡总会会长金冠军先生去年闻讯回家乡青田招标投资,没想到参加竞标的企业和法人那么多,家乡已经成了投资创业的热土。尽管金先生几次未能如愿,但对家乡的发展信心和建设家乡的热情未减,他希望家乡进一步优化环境,推出更多的投资和创业载体,让更多像他这样的“游子”回家乡一展身手。 华侨经济正在青田迅速崛起,走进青田县城的“浙江侨乡外贸工业专业区”,可以看到一批世界服装品牌如“阿莱特”、“奥迪斯”、“卡洛斯”等侨资企业落户在此,形成了外贸服装产业集群,这里成了世界外贸服装的一个重要的加工地和集散地。 华侨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为盘活国有资产,筹建华侨物流仓储中心,培育外汇交易市场发挥出独特作用,而且为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作出贡献。据悉,仅房地产投资一项,侨资投入达10亿元以上。由此可见,如何发挥利用侨资的优势,让侨资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值得研究探讨的。 随着华侨经济的日益壮大,许多华侨对回乡投资创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达出了诸多良好的愿望,他们说,投资家乡,回报家乡,这是华侨的心愿。看到丽水这五年的变化,他们投资创业的信心更足了,相信明天的空间将更大。(来源/丽水日报,作者/宋挺、徐晓军)
|
|
公共页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