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
首页 | 纪念活动 | 各方评说 | 抗日群英 | 回国参战 | 海外声援 | 保家抗战 | 救亡团体 | 历史照片

 
首页 >> 专题新闻


刘莹姿:抗日诗篇传新马


liuyingzi.jpg

1941年8月刘莹姿回国前夕与儿子的留影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界人士追忆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初,以抗日诗篇享誉新马的湖湘才女刘莹姿,称赞她是当时新马文坛的“第一女诗人”。
    
    刘莹姿1909年出生于湖南浏阳县,20世纪20年代随父母迁居长沙,1926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即稻田师范,现名长沙市稻田中学)。1930年,刘莹姿离湘赴上海中国公学文史系深造。1932年,日寇发动“淞沪事变”,刘莹姿随一位马来亚归侨同学逃离上海,次年与他结婚。1934年刘莹姿同丈夫漂泊南洋。从1934年至1941年7年间,刘莹姿先后在新加坡、吉隆坡和马六甲等地华文中学任教。
    
    刘莹姿飘泊南洋7年间,正是日本侵略者践踏祖国山河的年代。年轻的莹姿身居南洋,心系祖国,与爱国华侨师生上街演讲、唱歌、演街头剧、募捐。她的满腔爱国激情化为诗歌,先后在《南洋商报》副刊“狮声”、“南洋周刊”及新加坡诗歌团体“吼社”的“诗歌专页”上发表数十首新诗。其中《不堪回首话东北》、《愤怒的黄河》、《哀江南》、《抗日歌——仿孟姜哭长城调》、《惊闻南京被日寇攻陷屠杀我军民十万人》、《武汉,你这顶天立地的巨人》、《你们不要躲藏在后方》、《爱国救亡募捐纪实》等诗篇,在南洋爱国华侨中广为流传。1938年8月16日,日寇飞机轰炸长沙造成700多人死伤,莹姿闻讯愤怒赋诗:
    
    长沙,长沙,/昨夜,梦里返家。/童年的弟妹长大成人,/壮年的父母已生白发。/风尘满面,/我自己怕算年华!/儿呀!/我们天天生活在凶恶的炸弹之下,/你回来干吗!/姐姐!/你回来正好。/和我们加入壮丁队,/一齐把贼杀!/我茫然无语,/不知怎样作答。/忽地街上人声喧沸,/脚步杂沓,/妈妈慌张地说,/“又是警报来了,/快快躲入地下室。”/轰轰轰,/轰轰轰,/山崩地裂,/宇宙顿时寂静,/如像死灭。/静寂,静寂,/只有死神在空中翼翼,/无人敢响一句言语,/无人敢出一丝呼吸。/“哇呀”!/十八层地狱底透出一声婴儿哭。/只见炸倒的墙边,/满地是脑浆鲜血,/慈母紧抱着的孩子,/最后惨叫气绝。/妇人的头压成肉饼,/身体肌肤寸寸裂。/满街的浓烟,/半天的火舌,/一片哭喊声,/惊心动魄。/二百余人死亡,/五百余人负伤,/是友邦的文明,/是皇军的功德,/是人类的罪恶,/是历史的污页,/单是恨,/单是怒,/岂能把这疯狂的吸血兽!/打倒!/消灭!/
    
    年轻的湖湘才女刘莹姿以激越的抗日诗篇驰名南洋文坛。1941年2月,她奋笔直抒胸臆:

    “啊!诗歌!他是我童年的伴侣,是我少年的情人,是我生命里的力和热,是我血脉里跳动的脉息,是我精髓里新的细胞。”
    
    “我有一个最坚决的信念,我相信我如果能够回到祖国的原野,躺到祖国的怀抱里,呼吸一口从北方卷来的朔风,用故乡梅花上的雪水洗洗眼睛,听几个少年朋友从炮火里斗争出来的故事,看一看在游击队里锻炼出来的弟兄,我一定能够再发出我那沙哑之声,和着健儿们前进的军乐,我一定能够再提起我的秃笔,配合着战士们对着敌人的枪杆。”
    
    “我永远和诗歌结下不解之缘。诗歌啊!我是你的忠贞伴侣!”

    
    1941年8月,远在长沙的父亲来信告“母病危”,莹姿离别丈夫和幼子,回国省亲。年底,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海路断绝,使她不能返回马来亚与家人团聚。此后,她先后在湖南、江西、贵州等地中学任教。经历日寇南侵的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她继续用旧体诗词记录时代的风雨,尘世的艰辛。1951年她从贵州回到长沙执教,此后坚持创作旧体诗词赞颂新时代。
    
    1951年,莹姿的丈夫携子回国到北京工作。她于1966年从长沙市十二中退休移居北京。暮年的女诗人仍钟情诗歌创作,80高龄仍赋诗自勉。但她回国后创作的近千处诗词可惜未能公开发表。
    
    历史的烟尘,不能淹没早年驰名新马文坛的优秀女作家刘莹姿。20世纪70年代,新马文学史家方修编选的《马华新文学大系》中收录刘莹姿的诗歌《窗》、《怀孕的女教师》、《雨中燕》、《插种者》和散文《我的芳邻》、《走路的故事》、《黑暗是可怕的》及小说《小囚人日记》。莹姿的佳作成为新马文学的传世之作。曾经在三四十年代大量发表莹姿诗文作品的《南洋商报》,于1991年8月派出记者寻访女诗人刘莹姿,并发表长篇专访。不久,莹姿在北京逝世,《南洋商报》发表专文悼念。湖湘才女刘莹姿的抗日诗歌,在新马文学史上留下了瑰丽的篇章。2001年,精选刘莹姿南洋抗战诗文和回国后诗作的《莹姿诗文选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国内读者首次知道抗战时期曾有一位享誉新马文坛的湖湘才女刘莹姿。(来源/星辰在线)
    





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
中国侨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