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讯: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日本新华侨华人会7月1日通过网络投票方式进行了会长选举。茨城大学工学部教授吴智深受到24位理事全票推选,当选为新一届日本新华侨华人会会长。 伴随着本次选举,会长任期也由此前的一年改设为两年,以便于新会长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里能有所作为。 吴智深表示,由八大华人社团组成的新华侨华人会确实想为华人社会做一些事,但限于种种条件限制,该会成立只有两年,目前还缺少声色,显得比较沉静。吴智深表示愿意集众人的智能和力量,让日本新华侨华人会作为华人社会的代表在日本树立起形象。 吴智深表示,日本新华侨华人会不是学术组织,不是科技组织,也不是行业组织,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团框架。华人社会现有的各种社团组织,大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来日的新华人自然形成的,大家以各自的方式为国家服务,为华人服务,做了不少贡献。时代的发展需要大家联合起来,从孤军奋战进入到统合时代。2003年9月成立的日本新华侨华人会就是一个统合的新阶段。新华侨华人会从八大社团联合起步,但还不能彻底代表全日本的华侨华人,为此还需要广泛吸收各种华人社团,搞活地域交流,对各地同乡会和学友会也会敞开大门。说到底,新华侨华人会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综合社团。 他说,日本新华侨华人会跟华侨华人交流,有两个问题:一是建立交流平台,二是捕捉交流话题。新华侨华人会拟建立实实在在的协会网站,并将定期请专家开展讲演活动,就华人关心的华文教育、永居绿卡等问题进行交流。从眼前来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新华侨华人会愿与老华侨社团联合,搞一些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同时通过新老华侨结合的华文教育协议会和日本和平统一促进会等推动华文教育和反独促统工作。 从中长期着眼,新华侨华人会必须在重大问题上向主流社会发出声音,把华人的个人声音集中起来变成社团的声音和集体的声音,在诸如中日关系、台湾问题、靖国参拜、教科书等问题上表达华人的立场。同时,在为国服务方面,留日博士专家团也正结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而有所作为。 吴智深特别指出,新华侨华人会需要对华人未来的在日生活有所展望,必须给出发展的设想和远景。为此,有必要编撰反映华人社会全貌的《在日华侨华人社会白皮书》,有必要以中华街模式为参照,建立融文化、科技、教育、商业于一体的日本华人小区的未来发展模型。 吴智深系茨城大学工学部教授,是复合材料结构和智能传感系统领域里的专家。他本人兼任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也是长江学者,在国内多个大学带有学科创新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