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届“华商会”吸引东盟万亿游资打量云南
华声报讯:今年,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连续举办了三届。与往届一样,在中国西南地区巨大商机的召唤下,冠盖云集,群贤毕至。据春城晚报报道,印尼中华总商会总主席陈大江、泰国首富TCC集团董事长苏旭明、泰国九属会馆主席李光隆、巴西(里约)华联会会长雷滨等纷至沓来。同时,在本届有更多的华商首次踏上春城的土地。 自郑和下西洋起,华人就开始了在东南亚的辛勤耕耘。他们靠着勤勉踏实、吃苦耐劳攒下了一份殷实的家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批企业面临着对外投资、二次创业的机遇。 作为专司侨务工作的机构,在引导华侨归国投资上,侨办轻车熟路。显然,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已为华商投资中国大陆搭建了一个宽广的舞台。正因为如此,在国侨办大刀阔斧清理与地方共同举办的各种活动的时候,东盟华商推介会成为硕果仅存的两个全国性经贸活动之一。 在面对东盟为主的商品进出口、招商引资盛会的昆交会上,华商推介会成为昆交会的保留节目,受到西南各省区追捧。 东盟游资逾万亿美元 “东南亚的华人真是太有钱了”,东南亚民间资金丰富,一位曾经多次访问东南亚的昆明市政府领导为此不胜感慨。 一个在昆明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来自东南亚的大亨经常在周末打“飞的”到昆明打高尔夫。 据了解,保守估计,东南亚的民间资金超过1万亿美元,拥有很强的对外投资能力。 当第一届东盟华商推介会召开时,就得到了东盟华商的热烈响应。有媒体报道,“东南亚游资万亿,云南欲取一瓢饮”。新昆明建设投入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相关部门也把东盟当作一个潜在的引资对象。 目前,东盟国家在云南投资的企业卓有成效;泰国正大集团、百盛百货、世纪金源等等,是云南人耳熟能详的大项目。藉此,西南各个省市区希望借此打开东南亚民间资金的闸门。 西南的机遇 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中国机遇”让全球商家趋之若鹜,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作为全球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中国制造”风头正劲。 而中国西南地区又有着另一番风景: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享受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再者,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山水相连,区位优势无可比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东盟和中国西南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加方便,东盟与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无限。 在第三届东盟华商推介会上,印尼中华总商会总主席陈大江发出宣言:要抢夺西南商机。陈大江已是连续第三次参加推介会了。对此,他感受良多:中国西南地区正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中国沿海部分产业向西部转移的三大机遇之中,无限商机正在显现。并被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企业所关注。“所以,东盟华商要看好此商机,利用区位优势,先到先投资。” 而在泰国华人社会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泰国九属会馆主席李光隆,则是首次参加推介会。他认为,在西南地区的投资回报率将更高。此次东盟华商会泰国有15家华侨商会和企业的代表,带来了涉及果蔬、机械、皮革加工等诸多项目,他们迫切希望利用推介会促成合作。以往泰国商家经营中国产品必须到新加坡采购。但随着“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双方经贸取得快速发展,而今,是新加坡商人到泰国来采购中国产品了。到今年的7月1日起,中国和东盟之间又将有7000多种产品降低关税,这个机遇谁不想抢先抓住呢! 自1990年以来,中国—东盟贸易额保持了年均约20%的增长速度。今年头两个月,双边贸易额就达166.3亿美元,增长了23.6%,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在本届推介会上,云南的37户企业有针对性地推出涉及基础设施、能源开发、机械制造、矿业、旅游等9大领域的项目。 架起东盟连接西南的桥梁 东盟华商要对外投资才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享受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西南地区也要借助外资,加快自身的发展。 显然,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是个绝妙的创意,激起了东盟华商的极大兴趣,许多人正是在它的吸引下,慕名到昆。 在第三届推介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华商无疑是泰国TCC集团董事长、有泰国首富之称的苏旭明。TCC集团此次在云南洽谈的重点项目有4项:计划整合云南白酒业;对五华区建工新村、潘家湾和盘龙区灵光街旧城改造1.9亿美元的项目进行洽谈;并购四星级以上酒店;省交通厅拟推荐投资3.65亿美元的玉元高速公路项目。每一个,无疑都是一桩大买卖。 作为泰国最著名的侨团之一,泰国九属会馆(包括潮州、客属、广肇、海南、福建、江浙、台湾、广西和云南会馆)各馆负责人均为泰国华商中的知名实业家或资深侨领。他们30多年坚持每月一次定期聚会,具有极强凝聚力。九属会馆在泰国的华人社会中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影响力,积极推进滇泰交流合作,此次来赴推介会,就是一次具体行动。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赵阳在2003年“第一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前说,东盟华商与中国西部企业合作互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助于实现“双赢”。他认为,目前世界经济正趋于一体化,中国与东盟已步入全方位合作的良好发展时期,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商机较多,这对东盟华商来说,是一次好机会。海外华侨、华人既熟悉所在国的经济规则,又易与中国企业沟通,起着无可比拟的“桥梁”作用。在促进所在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国务院侨办多次组织介绍海外华商到西部,近年已有500多名华商参加了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不少华商在西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项目,并投资开发。他说,海外华商在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双方实现了“双赢”。 2004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达1059亿美元,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云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云南连接东盟的航空、铁路、水运、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东盟和西南地区的来往必将更加畅通。 华商需要什么 西南地区有丰富的资源,有大把商机,华商手中掌握大量资金,正在寻找发展的机会。但是,当诱人的项目和充足的资金走到一起时,却没有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本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上,仍有部分华商难以找到“意中人”。 第三届华商推介会上,云南、四川、重庆、广西、贵州、成都这6个参展方及部分企业,亮出了十分全面的招商项目。如贵州黔南州的招商项目从国有资产重组到房地产开发、种植、养殖,几乎涵盖了当地所有的经济门类,并分装成三大本。但令人遗憾的是,每个项目非常简单,每个项目只有一页。一个牛肉食品企业希望引进合作伙伴,为此可放弃控股权,但却连一个项目建议书都拿不出来。对此,一华商遗憾地说,诚意不足。 巴西(里约)华联会会长雷滨对云南招商引资的看法很中肯,招商应先找出自己的亮点,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胜算要高得多。他举例,云南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交通不便,是招商引资的劣势。但云南各种资源丰富,又毗邻东盟国家,这是明显的优势。比如,香格里拉景观对临海的东盟国家游客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香格里拉应专事发展旅游业,而不应一味引进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在云南的许多山区,山青草肥,适于发展畜牧业和配套加工业。 云南省经合办有关领导认为,项目对接不好是国内招商引资中常见的弊病,关键在于观念和理念上存在差距。国内招商项目最典型的不足就是包装不到位,项目介绍过于简单,非常重要的部分如财务分析、市场分析等内容几乎都是空白。而这正是外商最为看重的,因为这关系到投资能否赚钱、能赚多少钱的判断。 这位人士也指出,希望在一两天时间内谈成大项目也不现实,会展的主要目的在于搭建一个平台,让资源、资金双方先握手,为接下来作进一步沟通、对接作好铺垫,一个项目没有几个回合是谈不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