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假期归来话留学

2005年9月22日 9:37

    
    金秋10月,一个收获的季节。许多出国留学的新生踏上了异国的征途。许多人离家出行时,对即将开始的留学生活充满无限憧憬,但再多想象也不过是雾里看花。该怎样开创良好的留学生活?该如何尽快适应国外的学习环境?该不该打工、怎么打工?怎样交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同《留学生》摄制组等举办了以“假期归来话留学”为主题的留学生论坛,邀请了一批从海外归来度假的留学生谈他们的留学经验和体会,把他们的真实留学生活展示出来,希望给更多的人以参考启发。
    
    把握不同国家的不同教学方式
    
    留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不管书本知识还是实践经验。中国有句古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先熟悉和了解“师傅”的指引方法,在自己“修行”的时候才不至于盲目。对于留学生来说,了解自己留学国家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正在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攻读政治学学士的丁远认为,英国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在这里没有老师拿着本站在教室后面记学生的出勤率,如果认为自己真的有能力把所有书读完,我们可以不去上课,只要最后通过论文和考试就行了,因为这是起决定作用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么自在的读书,丁远觉得:“经常这样的话,非常危险,自己在非常累的时候才偶尔为之。”
    
    已经在加拿大待了6年的李西林觉得:“北美和国内教学的最大的不同,就是那里的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老师在留了作业后不会在留作业期间一直督促、提醒你,而是在作业期限看你的作业结果。另外,它还注意培养学生跟别人的合作精神,比如,考大学之前还会让学生做义工。录取学生时,他们不仅看成绩还看学生在学校以外参加的活动。”
    
    许诺高中毕业以后就去了俄罗斯,平时“迷恋”宝石的他对于学习很轻松,只要求及格就行,因为他现在的学习都是为了能保证自己直接成功申请莫斯科大学的宝石鉴定与加工的硕士学习。但是他对大学里最后一年的考试也很重视,因为“在俄罗斯大学对学生要求是松进严出,即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要求,但是毕业的时候非常的严格,通不过考试就不能毕业。”这和国内严进严出的方式存在差别,留学俄罗斯的同学有必要参考。
    
    今年只有16岁的任蒂星在意大利罗马音乐学院学习,她觉得自己在国内的老师“非常非常的严格”,而国外的老师“非常热情、幽默”,但是要对国内和国外的老师就此作出好坏评断,她却觉得很为难:“不管国外还是国内的老师,他们都把最娴熟的技艺教给我。”不管怎么样,学到东西是最重要的。
    
    不仅国与国之间的教学方式存在差异,就算是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学校也会有不同,由此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了。现在法国理尔高等商学院攻读国际管理硕士学位的李含文谈了她的看法:“促使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是它用英文授课,因为我在国内上大学时主攻的是英语。这样我就可以省去至少一两年学习法语的时间。而对于法语的掌握,可以利用留学法国这个语言优势,通过日常生活和朋友的交流中学习。”
    
    具备一技之长打工占有优势
    
    “打工”好像是留学生活中的必谈话题。关于打工,不同的国家甚至地方有不同的规定,比如,时间限制、纳税规定等。留学生在做打工打算的时候有必要参考所在国的相关规定。
    
    打工主要分为两种:正式的打工和“打黑工”,前者如在英国,填了很多表格申请打工资格,获准后才能打工;后者主要表现是不签合约而只是口头承诺,这样给的薪酬比较低,甚至薪酬能不能兑现也处于未知状态,这对自己来说是非常委屈的。所以,最好还是走正规的途径。
    
    李西林提醒说:“‘打黑工’还有不好的一方面是,申请大学会要求学生的工作经验,打黑工没法提供这些证明。但正规的打工会提供相关的证明。这样,给大学的简历也更好看。”
    
    怎样打工才能取得最后的结果也是大家所关心的。曾在法国留学的王文对这个问题做了自己的回答:“打工的时候有一技之长是最好的。比如,在法国现在好多人对中国感兴趣,大家可以教中文、可以送信、可以到海边去卖中国纪念品,还可以学针灸和按摩。这种有特色的打工是非常‘吃香’的。”
    
    要打工首先得了解怎样寻找工作。“寻找工作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上网查询,也以由学校介绍,也可以由前辈、朋友介绍。”这是现场嘉宾一致的看法。“但是这样去办公室的机会相对比较少,一般来说打的都是‘苦工’。”
    
    但是坚持不懈也会有好工作机会。宫灏留学英国,她说:“我曾在英方的媒体公司里面打工,但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完全只是给人家打杂。最不能接受的是工作的地方每天都有不同的选题,会请不同的嘉宾到演播室来讨论。但他们完全把我当成一个打工的。要我做的就是不停地跑书店买书。当时我心里挺难受的,因为打工最大的好处除了经济上的补充,还有就是接触当地的文化,积累一些难得的经验。但我在买书过程中什么都学不到,只是被人指派。后来我又去申请,同时在网上找,最后找到了在欧洲最大的中文卫视——TVBS。正好那里面需要一个国际新闻的主播,我在那做了半年时间,比那些打苦工薪水要高很多很多,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也可以去牛津街购物。”
    
    另外宫灏也强调:“打工也一定要适度,如果体力不支,或者占用更多时间就得不偿失。另外刚出国的人,对周围的生活和环境有一个初步适应期,至少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之后,再打工会更好一些。同时,在忙于打工挣钱之余还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留意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热情结识朋友
    
    所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在国外交友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是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交朋友上,许诺是个有心人,“我什么人都喜欢交,在俄罗斯主要交俄罗斯的朋友,其中对我最有帮助的一个朋友是在柯山认识的一个俄罗斯的画家。因为我也比较喜欢画画,我经常逛画廊,在逛一个画廊时,我曾经好几次问卖画的售货员,说能不能介绍我认识这个画家。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他们没有答应。有一次我也是看画展,无意间翻了画的后面,画家写着自己的联系方式,我就自己给他打了一个电话。那是个非常热情的人,我们聊得很投机,后来我们就成为既是朋友又是师生的关系,现在我跟他学油画。还有一些俄罗斯的朋友,大多数都是他们上我这儿吃,因为他们比较爱吃我做的菜。”
    
    说到做菜,宫灏开玩笑说自己在留学的时候曾成功的以这种方式“贿赂”了自己的导师:“我的老师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按规定,在论文辅导期间有三次跟导师见面的机会,大部分同学选择跟老师在办公室见面。而我和老师的三次见面都是在吃中餐过程中,一次是在中餐馆,另外两次都是到我住的地方,我亲手给他做。他觉得我不仅把他当成是老师,也是很好的朋友,我们在很轻松的交谈中,吃着中国菜,同时分析我的论文。最后我的论文成绩,据说排名第三。”
    
    朋友只要有心,到处都是。课堂上、餐桌上等等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两个陌生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至交好友。李西林就是在球场上认识了很多要好的朋友:“我比较喜欢体育,每天中午都会和他们踢球,慢慢的大家也就熟悉了。这样不仅可以娱乐身心,还可以跟他们学一些日常用语。”
    
    另外,在留学的时候,注意不要用自我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言行,因为存在文化差异。从日本归来的李丽谈到亲身体会时说:“很多人觉得日本人在穿着方面挺怪异,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但不能按国内的标准来定位他们就是坏孩子,实际上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个鲜活实在的人,也会有他们自己的审美取向。穿着,体现的只不过是不同的文化。无论我们的穿着有多大的差异,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相近的。”
    
    对待感情要认真交朋友要慎重
    
    留学的时候结识男女朋友是天经地义的,有的是真心喜欢也有的是因为寂寞及经济上的考虑,还有人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寻找当地人做恋人(这主要出现在学语言的群体中)。交国外男(女)朋友双方最大的障碍就是文化背景的不同。李含文是个美丽开朗的女孩,这样的女孩也是男孩倾慕的对象。对跨国恋情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般开始的时候,大家出于对彼此的新鲜感会在一起,但时间一久你就觉得彼此并不能达到合乎对方的要求,总是有差距。比如有些美国人,对迷幻剂非常感兴趣,还有对音乐狂热的,这些让我难以接受。”
    
    很多人说,如果有一方出去留学,而另一方没有出去在国内的,一般这种情况下双方感情都夭折了。李丽身边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我有一个男性朋友,在国内有一个女朋友。他说他特别喜欢这个女孩,肯定不会再交别的女朋友。可是到那边他因为太孤单(一个人自己租房,而且住的特别远),就交了一个台湾女朋友,现在他们感情特别好。”
    
    爱情是个很敏感的话题,也是个永恒的话题,更是留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人是在留学的时候找男女朋友,也有人在出国之前就有了自己的另一半。无论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留学生要有认真的态度。(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程秀娟)
    

 

·首届“湖南海外学人联谊会”举行 (9-22)
·新西兰教育部推出新奖励计划 (9-22)
·美商学院招生出新招:做游戏赢奖学金 (9-22)
·中国一女留学生在日遇害 (9-22)
·留学市场新亮点 法英新荷利好消息多 (9-21)
更多...
·浦东“海归”发感慨:机会多融入快 (9-22)
·三年引进万名一流海归 江苏将赴澳新揽才 (9-21)
·武汉归国科技人员中秋座谈研讨创业环境 (9-20)
·杭州高新区重金聘“海归” (9-19)
·海外留学人员唐山创业行大会召开 (9-19)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