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我的留德海归之路(一)

2005年7月27日 9:43

    
    作为一个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大学毕业的我,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顺利和平坦中,凝聚了多少父母的心血和朋友的帮助。心高气傲的我向往走出国门去闯荡一番,以严谨和认真著称的德国深深吸引了我,我义无返顾的投身进留德热潮中。
    
    虽然对出国的困难想了很多,也准备了不少,但是真正来到这片心中的乐土的时候,我才发现现实的困难远远比想象来得复杂,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与在国内相比,似乎人生道路突然变的很坎坷,事与愿违的事情的发生就像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那么普通。在我的第二阶段里,我经历了留学生所必经的找房,学语言,打工,旅游,学习等等大小繁琐的事情,就拿让绝大多数的留学生“爱恨交织”的打工来说吧,在德国我做过苦力,做过售货员,做过卖电话卡的,做过接电话的,做过流水线,做过医院护理,做过翻译……用句略显夸张的话说,留学生可以做的工作,除了导游,我全做过!在那些打工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我将终身受益。
    
    国内的亲戚朋友都说我,留学镀金,以后你的道路就更宽了,你的选择做的好。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留学非但不能使我的道路变宽,反而只会变窄,因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出国了,就只有学成归国这一条路可以走,无论如何困难都必须走下去了。人的一生要做很多很多的选择,每次选择都必须做的正确的原因,就我理解,并非是使人生路变宽,因为每做一次选择,就等于把别的选择的路全部给放弃了,堵塞了,把自己逼上了自己选择的那条路了……因此我总是对国内的朋友说,永远不要认为留学是件风光无限的事情!
    
    我快乐过,兴奋过,彷徨过,埋怨过,爱过,恨过,笑过,哭过……短短的四年,自己感觉似乎曾经沧海桑田,对于一个一直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收获良多,我想这段时间的记忆会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每当我在德国承受痛苦,独自寂寞的时候,我明白,我在成长,也了解了,一个人的真正成长总是伴随着艰辛和磨难。
    
    在德国的那段时间,我不仅时刻注意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心着身边留学生的经历,大家都生活的很辛苦,有的为了语言关,有的为了钱,有的为了面子,有的为了父母,有的甚至为了投资做生意,却很少有人在为了自己最初的理想而努力,当初出国时的雄心壮志渐渐被残酷的现实消磨的无影无踪,如果你随便找个留德学生询问在德国的打算和将来,那么多数会得到走一步算一步之类的回答,这个回答一方面说明并非留学生都迷失了自我,而是他们都不会再是虚幻的理想主义者,都在背负着各自的压力继续拼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会或多或少的发现留学生的无奈与不易,十几二十几岁的人就已经尝到了生活的滋味,我真的很想为留学生说一句:“我们真的很辛苦!”
    
    在众多的压力中,最大的莫过于学习的压力。毕竟每个留学生都是想镀层金,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并为将来更高起点的发展为初衷的。但是德国宽进严出的教学制度,艰涩难懂的专业教材,天书似的授课以及一些生活上的经济压力,都使得我们每一次的向前迈进显得更加举步维艰。我在攻读学业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人同时面对数个压力会是什么样的。过去在国内,如果有一件事情不顺心,别的事情就好像做不下去,但是在德国不行!很多事情会不顺心,但是我却还要去做别的事情,而且还要完成好,这在过去是多么的不可想象,有时候甚至真的觉得自己过不去了,就要栽在这里了,可是事实证明,到最后,我还是依然熬过来了,挺过来了,每当这个时候,我才会有些许的自豪和骄傲,因为我知道,是留学生活磨练了我,教会了我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放弃,胜利和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我也相信每个留学生都会如我这样的感想吧。
    
    学习是为了毕业,拿学位,更是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和将来,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与国际社会接轨,国人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留学生的含金量和吃香的程度似乎也是大不如前,很多留学生,包括我在内,都在质疑自己当初的决定的正确性,以及忧患自己将来的出路和工作。德国经济的滑坡和毫无复苏迹象的实际情况,更加重了留学生的忧虑。
    
    带着如此的忧虑和担心,我于2004年5月3日顺利毕业了,可是毕业不代表结束,恰恰相反,它代表着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我只是为将来的道路打下了一点基础而已。
    
    (来源/欧览在线,作者/袁聿祥,作者2000年3月-2002年3月在杜塞尔多夫大学就读语言和日尔曼文学,2002年4月-2004年5月在比勒菲尔德大学攻读法律获德国法学硕士学位(LL.M))
    
    

 

·英国拟修订大学入学办法 (9-13)
·学费提高 英国大学生负债越来越多 (9-13)
·全英学联举办纪念抗战电影展 (9-13)
·英驻粤总领馆官员谈海外择校 (9-13)
·美飓风灾区中国留学生最早明年能复课 (9-12)
更多...
·天津建成国内首个留学人才网上招聘系统 (9-13)
·深圳市“海归”突破7500人 (9-12)
·留学人员“创业在长沙”活动将办 (9-9)
·烟台赴日韩招聘海外人才 (9-9)
·世界华文传媒老总聚焦浦东“海归族” (9-8)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