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春天的自驾
在临近春天的自驾之旅就要起程,心情也很合适。但我对维也纳的认识不多,仅限于奥地利的首都和一年一度在金色大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幸好现在网络发达,临时补点功课不算太难,重要的是,行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因为自驾而充满了乐趣。 自驾出行当然要有车,不过没有车也不要紧,只要你有驾照就行了。德国租车公司很多,比较常见的有:Europcar、Sixt、Hertz。几家租车公司在各大机场一般都有柜台,但机场价格要高出19%左右。根据以往的经验,我选择了Europcar,因为它的网上定车服务很完善方便,对学生也有一定优惠,周末价格比平时更便宜,从周五中午12:00点到周一早上9:00,如果提前七天预定,四天三夜几乎只相当于平时两天的价格。 维也纳街景 租赁公司的车大多都是新车,我曾经拿到过一辆雪铁龙307旅行车,当时快乐坏了。这些车性能优良,品种齐全,从普通的POLO到奔驰、宝马甚至跑车都有,当然如果你想要比较漂亮的车,价格就会高一些。比如宝马5系列的周末价格是120欧元,而我选择的经济型大众高尔夫5只需70欧元,我还特别要求带GPS(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有它找地址很方便。为了保险起见,没有忘在图书馆借一些地图。 车的问题解决后,打电话预定了青年旅社的房间:一个人一晚只要6欧元,真是便宜得不可思议。接下来是在网上查资料,把各景点在地图上找到,记下了地址,虽然不一定要去——以上这些是一点点并不充份的准备工作。 周六早上七点一行四人从德国南部的慕尼黑出发,开始了维也纳周末自驾之旅。GPS这种东西令人有拍科幻片的错觉,但最终打开GPS的时候,输入的是很现实的地名:维也纳金色大厅。电脑用几秒钟就计算出了整个行程有四百多公里,而我们必须在一点之前赶到维也纳,否则就买不到晚上音乐会的票。 换一种方式旅行后,你会发现某些寻常兴致的转移,比如对金色晨曦下的车厢比对金色大厅更感兴趣……而手掌方向盘的方式自然比起火车和飞机来说,又有得天独厚的地方了。这使得我们在路过著名的国王湖,还有德奥交界的名城萨尔茨堡的时候,一样任由它从身边飞过。 奥地利的高速公路采取一次性收费,虽然没有例行检查,我们还是像大多数进入奥地利的小车一样,在边境的商店买了一张周卡。据说在不少高速公路休息站、加油站,警察们会抽查车辆,特别是外国车辆。而免费的德国高速公路把养路费都加在油里了,油价比周边国家更高,因此跑得多就花得多。奥地利高速公路限速时速130公里,跟德国某些路段不限速比起来,路上的车温柔了许多。司机们也很聪明,边境上其他国家的加油站生意总比德国好,经常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等着。 著名的圣施狄芬大教堂 第二天一大早在著名的圣施狄芬大教堂下了车。大教堂后边是几条繁华的商业街。沿着大街,就能来到霍夫堡皇宫。霍夫堡皇宫是欧洲各种建筑风格的见证人,无论是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还是上纪末的仿古典式风格,霍夫堡皇宫都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在这里一定要徒步,急着赶时间就会错失大开眼界的机会。 最终回程的时候,则要离开高速公路,比如开车走了一段乡村小路,体会和来时不同的感觉,速度可以放慢一点,不要那么赶,心情也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随着景色慢慢回放。 警车开道 中午12:30赶到维也纳时,不免有些失望。狭窄的街道,破旧的房屋,这就是传说中的音乐之都?还好有GPS带路,顺利买好音乐会的票后,我们向下一个目标进军。刚刚起步,GPS突然报告说找不到坐标了。是卫星出了问题还是到了奥地利水土不服?坐在副驾的同伴手忙脚乱地翻出地图,找了半天也不知道我们的位置到底在哪里。我瞅着路边一个公车站旁边有空位,赶紧把车停了下来,这是一条陌生的大街,路旁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经过……从后视镜中看到警用摩托车跟过来停下了。还是女同伴聪明,掉过头直接拿着地图开口就问,原来只是走错了方向。胖乎乎的警察可能第一次被中国女孩包围,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最后只好让我们上车跟着他走。前边有威风凛凛的警察骑着宝马开路,我们一路畅通地到达了美泉宫。警车开道在国外可是“总统级”待遇,我赶紧把这个场景录了下来。 美泉宫的小花园 美泉宫好比北京的颐和园,当时是为皇家消夏避暑而修建的。她得名于一眼泉水,这里原是一片开阔的绿地,共有一千多间房间,还有中文的导游资料。可恨里边不能开着自己的车畅通无阻,所以我们乘坐小火车周游了宫殿后边的皇家花园。 吃饭容易 都会城市的自驾之旅相比高原自驾出游,少了很多神秘感。它不是为冒险者而备的,这是享受自得其乐的时刻,小袋盐和口服葡萄糖完全可以抛弃,氧气瓶就更加用不到了。在充满安全感的小小车厢里,你得把心情放在品尝一些可口的家居食品上——除了酒类。在音乐声中欣赏延途景色,感觉和坐在沙发上看风光片没有区别……浪漫归浪漫,真饿了还得停车找地方填肚子,这种时候你总会很不厚道地感叹那种一步步走完整条街去找一家喜欢的饭店是多么不幸福。 沿着一号公路进入维也纳市中心,仿佛中国大排档一条街再现。长长的街道,拥挤的人群,还有各式各样的餐馆,让我们忍不住停下车来仔细寻找美食。本想尝尝奥地利特产,无奈中餐的诱惑太强烈了。据说鼎盛时期,这里有三百多家中餐馆,现在逐渐改了行,有的居然卖起了日本寿司。比起德国中餐来说,这里吃到的就是人间绝品,个个直呼过瘾。 金色大厅停车麻烦 驾车出游相比徒步旅行来说最令人头痛的事:停车。 维也纳街道狭窄,路边停满了车辆,绕了几圈停不下来。车位倒是有,可是太窄了。我亲眼看到一辆旅行车,一个急刹停在路边,然后呼呼呼地开始倒车。三下五除二,几秒种就停在了两车之间,前后距离不超过十厘米。这种冒险的技术我可不敢乱试,要知道,车辆如果出了问题,虽然有全保,但我还得自付八百欧元。没办法,只能找地下停车场了。等停好车跑出来,音乐会已经开始了。 在金色大厅听一场音乐会是众多维也纳游客的梦想。作为穷学生,我们只能买便宜许多的站票。晚到了几分钟,服务小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小房间,让我们稍稍平静一下。突然,她打开身后的那道门,音乐扑面而来,我整个人都快窒息了,无数车窗外的景像又重新在脑海里像蜂鸟一样掠过。(来源/神州学人,作者/问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