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海归”游弋在中关村(四)
“另类”创业者 刘昊原踏上回国班机的日子,正是邓大庆返回位于东海岸的哥伦比亚大学继续MBA课程的时候。此前,他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创业尝试。 当时邓大庆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创业计划大赛,结果他成了第一个获得该项赛事冠军的中国人,奖金是5000美元。拿着这笔奖金和朋友们大吃了一顿后,邓大庆按捺不住冲动从哥伦比亚大学休学创业。4个月后,这个在书面上完美无缺的计划宣告破产。于是他重新回到学校。 邓大庆毕业时,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已经散尽,弥漫在空气中的创业狂热也开始消退。邓大庆几乎所有的哥大同学都是选择找工作,当时他也接到多份工作录用书,工资很高。但他觉得自己在精神上已经不能回到打工状态,因为打工不能给他成就感。他也因为在这种不景气的环境下选择创业而被同学称作respected alternative(受尊敬的另类)。 邓大庆小时候也曾被认为是另类,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他比别人聪明。但是小学3年级的时候,一位数学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的聪明表示质疑,这给他造成了一次“巨大打击”,他因此认为老师不喜欢太聪明的人,于是开始学会问老师傻问题,并认为做事出头以后会受到孤立,直到他到爱立信工作。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邓大庆开始恢复本色,“在工作中出奇的创新,把事情干得有快又好”。 邓大庆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离华尔街很近,他也因此结识一批给华尔街做证券软件的中国人,加上他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毕业,有很多朋友从事证券行业,于是他想把那些华尔街的先进证券交易软件带回中国,满足国内市场的要求。 带着生产“使中国证券市场软件技术至少进步十年”软件的梦想,邓大庆于2002年回国,在中关村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然而这种先进的软件并不被中国的证券市场所需要,最后这家公司甚至连产品也没有做出来就结束了。邓大庆总结自己与一些技术型海归创业者犯了一样的错误,过于相信技术优势。事实上IBM的OS2比微软的操作系统先进,CDMA的技术也比GSM领先,但是在市场上都没有获胜,很多时候先进的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随后一年多时间,邓大庆除了总结教训外,也来往于中美两地,酝酿新的项目。 2004年7月15曰邓大庆再次入驻中关村科技园,到10月15日,他的新公司荣硕数码已经完成了从注册、招聘员工、装修、试生产到大量投产的过程。这一次邓大庆有了详细的规划,他的合伙人是朗讯贝尔实验室的归国人员,在技术上保证了行业领先,同时他全面规划了项目开发模式,产品功能、市场以及销售渠道,目前公司的主打产品——数字视频服务器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这是一种市场上热销的产品,而邓大庆的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绝对优势,邓大庆说:“我们在卖第一个产品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假如对手跟进的话我们怎么卖,他降价我们怎么卖,我们现在已经考虑到明年年底的价格,即使到那个价格,我们还是游刃有余的。” 说到这里,得意的邓大庆忍不住扬了扬眉毛。(来源/中国企业家,作者/林涛、齐飞,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