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三位“海归”校长眼中的“地球学习村”

2005年9月26日 9:27

    
    秋季是个收获的季节,当灿烂的阳光洒满苏州中学园区校那美丽的校园时,张昕、庄晓燕、费建华三位“海归派”校长脸上的笑容则更加灿烂。他们共同的教育理想,他们一起制定的“地球学习村”计划,正随着这所新学校的建成、开学在慢慢地变为现实。
    
    位于苏州业园区金鸡湖东岸的苏州中学园区校是一所刚刚诞生的新校,但却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名校。它拥有中外名校教育资源、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这里推出的“地球学习村”计划等等,已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而这一切,都源自三位有着不同海外教育背景的“海归派”校长的推动。
    
    张昕,管理学硕士,担任百年名校苏州中学副校长、苏州中学园区校校长。1986年调至苏州中学任教;1989年被国家教育部委派至日本神户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两年教育经营硕士学位课程,专攻PDS教育管理循环系统;2001年再赴神户大学进行三个月短期访问研究,课题是“教员评价”。
    
    2003年,张昕担任苏州中学园区校校长,面对一切从零开始的新校筹建工作,张昕思考了在日本留学、欧美访问时与东西方教育专家的交流,结合东西方教育的长短处,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并以此来建设新学校。基于这一理念,苏州中学园区校与著名的英国伦敦德威学院联手,创办中英合作的“苏州德威联合高中”、英方独资的“苏州德威国际学校”,形成“一区三校”的办学格局。
    
    他希望,未来的苏州中学园区校是一个多国师生同校,多种语言交流,多种文化碰撞的“地球学习村”。中国的学生只要穿过走廊推开一扇门就可以进入英国德威的校园和外国学生一起学习、讨论问题。同样外国的学生只要打开一扇窗就可聆听到中国学生传来的朗朗读书声。中外学生一起在操场上锻炼身体,一起进食堂吃饭,一起组建学生社团,一起分享校园里点点滴滴的快乐。
    
    这也是庄晓燕的心愿。从1990年起,她先后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学院、美国纽约市皇后区江邦高中以及公立24小学教授中文和世界历史。在庄晓燕两年国外从教生涯中,令她最难忘的,是一位希腊教师曾问了她很多问题,如“中国人一直愁眉苦脸的,你怎么笑得那么灿烂”、“中国有电视机吗”等。她感叹道,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重要。
    
    回国后,庄晓燕担任了苏州中学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与美、日、澳等国近10所中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并成功引进了多位外国教育专家。2003年开始介入园区校的筹建工作,建立一个“地球学习村”同样是她多年来的梦想。
    
    同张昕和庄晓燕相比,眼前的费建华是三位“海归派”中最年轻的“校长”了,被误认为是位见习老师。2001年费建华获美国战地救护团AFS项目资助,到美国纽约尼斯卡尤娜高中进行为期一年的选修课教学,2004年10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参加校长领导能力培训。
    
    费建华说,从哈佛大学培训回到苏州,让他思考最多是如何引进西方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如何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相融合,如何将中外教育的长处结合在一起……在苏州中学园区校里他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实践。
    
    走出苏州中学园区校,一所中西合壁建筑风格的国际学校正在身后远去,第一批学生此时正从校园外走来,走进三位“海归派”校长精心打造的“地球学习村”。(来源/中新社,作者/周建琳)
    

 

·新加坡近七成私校加入学生利益保护计划 (9-26)
·赴日本留学的三个误区 (9-26)
·厦门市留学生联谊会选出新一届理事会 (9-26)
·海外学子倡议发起成立“为国服务联盟” (9-23)
·去年台湾留学人数达32525人 增逾两成 (9-23)
更多...
·河南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开评 (9-26)
·上海人大代表建言改善“海归”创业环境 (9-23)
·厦门下月将举行中高级人才交流会 (9-23)
·浦东“海归”发感慨:机会多融入快 (9-22)
·三年引进万名一流海归 江苏将赴澳新揽才 (9-21)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