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上海国际人才港建设提速

2005年1月31日 9:36

    
    华声报讯:上海国际人才港峥嵘初现。统计显示,近年来上海的海外留学人员、外国专家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在上海工作的留学人员已达5万余人,约占全国的1/3;在有意向回国的海外中国留学生里,80%把上海作为他们回国工作、创业的首选地。与此同时,以磁浮列车、上海国际汽车城、深水港工程、科技馆等十大建设工程为引才载体,上海已累计聘请各类海外专家近25万人次。
    
    “成为全球人才平等竞争之地”,在不久前出台的《上海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里,上海明确地表达了构建国际人才港的决心。今日的上海,比任何时候都渴求国际化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地吸引着国际化人才。作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人才国际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据文汇报报道,吸引全球精英纷至沓来的,是创新的机制、周到的服务、健全的市场,是日益完善的人才制度环境和人才创业环境。
    
    海外人才服务中心,被上海市人事局局长丁薛祥称为“海外人才的110”。它为众多来沪的海外人才提供便捷、透明、即时的一门式配套服务,将原来相关部门的咨询、受理、办理服务的职能都集中在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上,并把海外人才投资、子女入学就业、医疗、房产购置等列入延伸服务体系,在就业、创业、融资、生活和医疗等多方面为海外人才提供24小时全方位服务。
    
    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实施一年多,吸引“海归”约5000名,其中由政府直接引进的人才仅占12%,绝大部分由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引进,政府更多的是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等方式进行政策保障;
    
    引进千名香港专才计划也始终按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路径实施,在该计划圆满完成之后,沪港两地间的人才交流,也因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个人自主这一关系的不断明确而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上海市的人才引进过程中,市场的鼓点正日益强劲。“国际化人才也要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有关人士这样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寻求良才的“慧眼”并不只是一味向外看。在积极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上海还致力于不断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素质,与国(境)外政府部门、大学、研究机构、跨国公司等联合开发了一系列培训项目,重点培养具有世界眼光,适应国际竞争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著名学府的课堂里,出现越来越多上海高层次领导干部的求学身影;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政府部门、企业、事务所以及世贸总部、欧盟和美国商务部等,都成了上海人才经受实战锤炼的舞台。去年,上海市通过上述方式派出了3000多名培训人员。
    

 

·多伦多中国留学生申请难民被拒 此路难通 (6-10)
·纽约两中国留学生遭殴打抢劫 (6-10)
·中英科技贸易协会举办首届剑桥科技论坛 (6-10)
·英留学生网站对留英中国学生状况展开调查 (6-10)
·全法学联举办第二届留法学生卡拉OK比赛 (6-10)
更多...
·台9月将组团赴美加日等地延揽科技人才 (6-10)
·北京打造海外社区吸引“海归”入住 (6-10)
·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6月22日启幕 (6-10)
·“海归”买免税车政策放宽 (6-10)
·中关村“海归”邓中翰获首届首都杰出人才奖 (6-10)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