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佛山市顺德区设“金奖”网罗人才

2005年2月8日 10:32

    
    华声报讯:去年9月,顺德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建设人才强区》的决定,预计到2010年,全区人才总量从现在的16.5万人增加到26万人,形成一支规模较大、质素较高、结构合理、能适应顺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高端行业人才需求新趋势
    
    今年是顺德实施人才强区的起步年,顺德区现有4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8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今年顺德怎样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步伐?
    
    对此,顺德区人事局副局长梁效根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开始抢滩中国市场,高端行业人才匮乏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顺德需要大规模地引入“海归”和外籍人才。今后一段时间顺德比较急需的人才还是集中在电子、机械、化工、管理、外语、外贸、市场营销等专业。他还特别提到,由于近来汽配产业在顺德的异军突起,相关专业以及日语人才会有较大的空间。
    
    着力建设“三支队伍”
    
    “按照顺德经济发展战略,顺德要实现人才强区,今年将着力对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着力建设与培训。”梁效根说,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创造每个岗位都能出人才,人人都可能成为人才的良好环境。
    
    毕业生择业“三思而行”
    
    今年顺德毕业生有5000多人,比去年多了2000多人,就业形势严峻。梁效根说,毕业生去大企业,还是小公司,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产品,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必然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大学生不妨先就业后择业,然后再把握发展的机遇,尽显自己的潜能。顺德生源应及时调整心态,努力去找工。
    
    梁效根认为,应届毕业生择业应“三思而行”,顺德今年春节后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2万个,但招聘企事业单位所需的是全国各地的人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应破除传统的择业观念,切实调低惟高惟精的就业期望值。
    
    设奖留住人才
    
    顺德共有专业技术人员总数8.39余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930多人,博士、博士后约100人。顺德已连续7年用“专业技术人员新春音乐会”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慰问。顺德成立了区高层次人才专责小组,专门负责搜集高层次人才的资料和信息,并将人才培训作为引才引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效根介绍,顺德设立了“顺德金梧桐奖”和“顺德金凤凰奖”作为全区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人才的最高荣誉,每三年评选一次。对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作出显著成绩的5个单位授予“顺德金梧桐奖”,再给予5万元的奖励;“顺德金凤凰奖”则主要奖励对推进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以及顺德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10名个人,每人可获得3万元的奖金。
    
    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区
    
    目前顺德有9家企业设有“博士后工作站”,今年顺德将力争促使区内2-4家企业申报“博士后工作站”。建立顺德特色的企业培训基地;实施“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至2007年,对通过学习深造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区内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得到一定的一次性补贴。
    
    梁效根表示,顺德区将计划在高新技术开发园内积极创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适应留学人员创业和高层次人才需要的生产厂房、孵化基地、实验室和生活社区。并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实习基地建设,争取今后每年新增1-2家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实习基地,加快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从而促进企业新产品开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梁效根说,针对区内企业规划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等重大决策,顺德区将专门聘请两院院士、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留学博士、博士后,以及大型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才组成政府和企业的顾问团,为有关部门出谋献策。并鼓励企事业单位以项目为纽带,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对区内紧缺的人才,顺德区将依据其实际拥有的专业资格和受聘情况发给其《人才特聘证》,而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家则分别颁发《外国专家证》和《港澳台专家证》,并享受相应的待遇。(来源/珠江时报,作者/王茂浪)
    
    
    

 

·多伦多中国留学生申请难民被拒 此路难通 (6-10)
·纽约两中国留学生遭殴打抢劫 (6-10)
·中英科技贸易协会举办首届剑桥科技论坛 (6-10)
·英留学生网站对留英中国学生状况展开调查 (6-10)
·全法学联举办第二届留法学生卡拉OK比赛 (6-10)
更多...
·台9月将组团赴美加日等地延揽科技人才 (6-10)
·北京打造海外社区吸引“海归”入住 (6-10)
·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6月22日启幕 (6-10)
·“海归”买免税车政策放宽 (6-10)
·中关村“海归”邓中翰获首届首都杰出人才奖 (6-10)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