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才引进开“绿灯” 厦门人事编制有新政策
华声报讯:据厦门日报报道,在日前举行的厦门人事编制工作会议上,厦门市委编办主任施程辉、市人事局局长刘育生透露,今年厦门在人事编制方面将有新的“动作”,涉及毕业生、军转干部、事业单位职工、机关公务员、海外留学人员等,如建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城市联盟、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清理整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等,为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自考毕业生可办理落户 今年厦门在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政策方面将有两个较大的突破,如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考试的毕业生,符合接收条件可办理来厦就业落户手续;另外,明确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认定及连续工龄的计算。也就是说,自2005年起审批的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为持市人事局开具的报到手续到接收单位报到之日,在报批的企业单位工作满1年以上并签订劳动合同及缴纳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可计算连续工龄。 鼓励更多军转干部自主择业 今年厦门将给“双符合”条件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再增加退役金补贴,鼓励更多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减轻计划安置压力。 同时,将改革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办法。对营职以下计划分配军转干部进市、区属机关和事业单位,一律通过竞争考试办法安置,军转干部不用跑、不用找,凭能力、凭表现选择安置岗位。 公务员竞争上岗制度化 今年即将出台的和公务员有关的新政策也有不少,如厦门市人事部门将上报《厦门市政府雇员制暂行办法》;研究制定《厦门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促进竞争上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联合有关部门起草印发《厦门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交流轮岗工作的通知》,加大交流轮岗力度;起草印发《厦门市国家公务员调任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公务员调任行为;制定出台《厦门市出国培训管理办法》等。 将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在职称改革方面,厦门今年将有一系列措施。如厦门将完善职称评价机制,也就是说专业技术人员除了可以申报评审与本岗位相对应的职称外,如果符合其他系列(专业)申报条件,也可以申报评审其他系列(专业)的职称。同时,将推行个人自主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即在厦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照本人自愿原则报评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另外,厦门将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优秀精英人才,采取特殊评审办法,组建专门评审委员会评审确认相应的职称;对有真才实学、贡献突出的实用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身份、职称限制,申报评审相应职称;对留学回国的高层次人才,评职称可不受职称、外语、计算机等条件限制。同时,厦门市还将开展高级技师评审试点。 建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城市联盟 建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城市联盟是该市今年的一项新举措。具体地说,就是厦门与海归派回国工作较集中的城市发展联盟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加大海归派引进力度。 目前厦门已与200多个海外留学生组织和网站保持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今年厦门将选择一些在海外有广泛影响的留学生组织作为厦门在海外的招聘网点,提高招聘成效,节约招聘成本。 启动机关工作人员“培训超市” 今后厦门的机关干部可以像到超市买东西一样在“培训超市”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培训项目。今年厦门将启动机关工作人员“培训超市”,初步确定行政法规、电脑应用、公文写作、英语口语等15个当前急需培训专题,在向社会征集、筛选建立培训“师资库”的基础上,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供机关工作人员自主选择参加,以提高厦门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规范事业单位竞聘上岗 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厦门今年将出台五个新政策。如研究制定《厦门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暂行规定》,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进人实行公开招考;研究制定《厦门市事业单位竞聘上岗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工作;研究制定《厦门市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聘任暂行办法》;研究制定《厦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对岗位设置原则、比例要求及设岗方案制定、岗位说明书编写、岗位设置审核与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出台《厦门市人事争议仲裁暂行规定》,规范办案程序,仲裁员聘用、仲裁庭组成、文书送达等规则和工作制度,提高人事争议仲裁质量。 厦门还将配合做好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年薪制试点工作,制定出台年薪考核实施细则、年薪系数核算办法等配套文件。 今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清理整顿的重点是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和农林水口。清理工作主要采用转制改企、功能分离、撤消、合并等手段,重点对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如开发性科研机构、勘察设计机构、经济鉴证类和宾馆、招待所等进行转制改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