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津穗深各显“身手”吸引海归
北京:利用三大优势 吸引“海归”创业,北京有三大优势:一是北京有一流的国内和国际政、商界人物,在此发展容易找到中外结合点。二是北京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能提供精神上的享受。三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海归”人员在北京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有很大发展空间。今后,除了原有的优惠政策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外,北京将鼓励他们用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并加大对中关村、孵化器内的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的资金支持。 上海:提供一流环境 据统计,目前在上海落户的“海归派”企业,几乎占了中国“海归派”企业的一半。来沪“海归”已达3.2万。上海市政府为吸引“海归”设立了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并给予优惠政策:如降低企业注册资本、提供企业资助资金等。此外,上海还实施居住证制度,从创业、工作、居住、社会保险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为“海归”提供优惠和便利。 天津:出台利好政策 天津出台了《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来津工作或为津服务的若干规定》,五大利好政策使吸引海外人才的优惠待遇更加明晰,诸如享受百余平方米的住房、数万元的安家费;已经加入外国国籍的人员申请在津定居,可发给永久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等,从投资、住房、就业、收入、家属5个方面给予全新优待。 广州:打通资金通道 广州着重资金政策,分3年拨款400万元作为专项基金,每年由广州市财政预算安排专款;从2001年开始,为每一家高科技型留学生企业发放10万元的创业资助。同时,广东将建立留学人员信息库,把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的留学回国人员列入后备干部名单,符合任职条件的及时推荐或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 深圳:打造人才高地 深圳积极建设投资总额近10亿元的留学生创业基地,包括高新区、启动区和龙岗孵化中心。而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留学生创业大厦”正在高速建设中。 举措主要有:建设深圳国际人才市场。率先建立报纸、网络等海外人才市场媒体版;下重资补贴“海归派”创业。从2000年起,深圳市财政每年拨出3000万元作为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资金,其中1000万元为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前期费用补贴;重视柔性引进人才,发给海外留学人士深圳居住证。(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