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治疗人才“贫血” 青海启动引才新战略

2005年8月26日 9:16

    
    华声报讯:据青海新闻网消息,近日从青海省人事厅获悉,自2001年以来,该省尖端人才拥有情况不容乐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14人;省内优秀专业人才298人;省级优秀专家15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留学回国人员近200人。据统计,该省每万人中拥有人才303人,与省外每万人中人才占487人相比,相差近两个百分点。
    
    对此,青海省人事厅人才流动开发处处长刘宁博介绍说,目前该省人才供需失衡较为严重,大众人才相对富裕,但是各类行业中能起行业领军带头作用的尖端人才却出现“贫血”。尖端人才告急,技术就相对落后,导致项目发展缓慢,经济发展必然滞后。刘宁博处长说,青海省人才流动问题的当务之急是要在确保本地人才合理利用的同时,依靠好的项目大力引进省外先进人才和技术,带动全省人才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引才新战略
    
    由于受到该省特殊的环境及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影响,传统的引才较为困难,一方面缺乏好的项目,待遇迟迟不能兑现,人才吸引力欠缺;另一方面长期守住人才也造成引才成本加大,而且成效不佳。为此,青海省人事部门在引进人才战略上有了柔性引进尖端人才的新思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成为柔性引才的宗旨,短期引才用才,并且成效显著。
    
    西宁市人事局人才流动开发处处长常政才说,目前西宁市在柔性引才的战略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早在2002年,上海浦东新区的专家博士报告团就来西宁传授经验,一直以来,西宁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保持合作交流、友好往来关系。据悉,上海第二批浦东新区专家博士报告团已于近日抵达西宁,为西宁市带来更加先进的技术财富。
    
    积极争取国外先进技术
    
    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许多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西宁市外国专家管理局的常副局长说,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工作上,青海省的企业家一直相对被动,主要是因为家族事业的兴起让许多私营企业家们观念相对落后,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是最好的,不需要什么外国专家指导。
    
    常副局长举例说,内地企业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引进,比如大连的马路划线就是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效果非常好;上海也在努力学习国外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经验。常副局长最后谈到,国外技术的引进工作采用国家出资,企业受益的方式,这正是为企业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所以希望该省企业界人士都能够改变观念,积极争取学习机会,掌握先进技术,从而带动青海经济的发展。
    

 

·新西兰开通中国同学网 (8-26)
·全英学子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拉开帷幕 (8-26)
·全英中华文化知识技能赛决赛将举行 (8-26)
·留俄渐升温 赴俄须谨慎 (8-25)
·批准率上升 留美压力减了多少? (8-24)
更多...
·海外华人科技团体以智力支持中国发展 (8-26)
·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团开始抚顺行 (8-26)
·期待“海归”成为“海王星” (8-25)
·中国留学生学成归国人员逐年递增 (8-25)
·海外留学人员服务团在贵阳考察 (8-25)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