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投资创业


中央政府多项措施推动香港经济持续复苏

2005年10月13日

    
    华声报讯:最新研究显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以来,已为内地与香港分别带来近1.7万和3万个新增职位,在服务贸易方面也分别带来67亿和55亿港元的额外投资。
    
    据新华网报道,在香港经历亚洲金融风暴、“9.11”事件引发全球经济不景气和非典疫情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动香港经济走出困境,使香港经济开始了新的一轮持续复苏。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正式签定《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安排”)协议,目的是逐步消除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安排”的全面实施,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掀起新一轮合作高潮。
    
    香港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师关永胜认为,“安排”为香港经济带来新契机,使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减少了屏障。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因此得以加速、升级,这将有助于香港的经济复苏,有助于强化香港的竞争实力。
    
    在“安排”框架下,一系列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措施推出,包括内地开放“个人游”,粤港合作不断深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展开,批准本地银行在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内地居民来港置业等,使内地对香港的支持更为直接。
    
    由于前景乐观,市面明显畅旺,从2003年10月至今,香港经济迅速复苏。
    
    从数字上看,香港失业率从2003年7月的8.7%降至今年8月的5.7%;本地生产总值从2003年第一季度实质缩减0.5%,上升至2005年上半年6.5%,并保持了8个季度的连续上升;恒生指数由2003年4月的8500多点,回升至目前的15000点左右。
    
    反映地产价格最新变动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10月2日达到55.71点,大大高于2003年8月的31.77点,上升幅度超过75%,显示香港二手楼价已回升至1999年7月时的最高水平。
    
    2004年元旦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本地银行在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存款、汇款、兑换和信用卡业务,使香港本地消费持续强劲。从市面气氛看,香港市民多了笑颜,少了愁容,餐饮、时装、美容等零售消费物价明显增长了10%至15%。市场调查公司AC尼尔森称,香港的消费目前出现了6年以来的最好势头。
    
    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卢维思说,非典疫情过后,不少跨国公司前来香港探路,寻觅新的商机。据香港投资推广署统计,2004年外来直接投资340亿美元,而今年第一季度就达到12亿美元。“安排”的实施增强了香港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四分之一投资者表示,“安排”是他们作出投资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香港经济复苏不仅仅是单一因素,全球经济需求增长也对香港有正面影响。但香港更具备的优势是与内地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措施的实施,使香港作为内地与海外市场的桥梁作用更为突出。
    

 

公共页右边
 
·中国在地区、国际经济事务中不可或缺 (10-14)
·世界银行将对中国近200个城市进行排名 (10-14)
·联合国开始推广中国青年就业模式 (10-14)
·周小川:鼓励内需是减少顺差最佳途径 (10-14)
·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进入新规则时代 (10-14)
 
 
·巴拿马华侨积极捐资北京奥运会游泳馆 (10-12)
·葡萄牙侨团捐资125万共建北京奥运场馆 (10-11)
·湖州市侨资企业商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10-9)
·泰国侨商李昌钝捐资20万建海师图书馆 (10-9)
·浙江乐清市举办侨属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10-9)
更多...
 
无标题文档
栏目信箱:tz@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