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文化



烟云洞考古首次发现川古人类用火痕迹

2005年9月8日

    
    华声报讯:9月4日从北川烟云洞古人类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获悉,考古专家发现有古人类用火痕迹,证明10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烟云洞内确有古人类活动。专家还发现了几块疑似旧石器时代人工打制的石器。
    
    据四川日报报道,考古队队长胡昌钰说,这次考古发掘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在这里生活过的证据,即古人类活动的痕迹。他分析说,烟云洞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洞里冬暖夏凉;洞口距离山下的河面只有110米,离水源近;洞壁的凹陷可被古人类当作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这些环境都表明,烟云洞很适宜古人类居住。
    
    据胡昌钰介绍,这次发掘,前3层的发现几乎都与明清时期熬硝有关,到第4层以后,考古工作开始有重大突破。考古队员发现了胶结石片,形状很不规则,边缘很薄,呈黑色,极有可能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使用的石器。在3号探方第5层(旧石器时代地层),还发现了以炭灰为主的古人类用火痕迹,由于时代久远,已形成红烧土胶结面。4日上午,考古队员对一个不太规则的圆坑作平面解剖。圆坑底部泥土发黑,专家们激动地说,这是古人类用火后留下的炭灰,已形成胶结。胡昌钰说,目前发现的古人类用火痕迹,在四川省古人类考古发掘史上还是第1次。
    
    除此之外,近日洞内又发现了丰富的动物牙齿化石。考古专家宋建民介绍,这些大熊猫、鹿、豪猪、野猪等动物的牙齿化石,有些可能是古人类食用后留下的,有些则可能是水冲进来的。
    
    目前,1号探方发掘工作已结束,2号、3号探方发掘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考古专家已经将旧石器时代的土样进行了采集,待考古发掘结束后,再进行鉴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