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华文化



中国首家珍奇报纸陈列馆亮相山西平遥

2005年9月21日

    
    华声报讯:2005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此间新建成的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成为海内外摄影师聚焦的热点。珍奇报纸陈列馆向世人展出收藏6万余种中外的珍稀报刊及书籍,每日参观者络绎不绝。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前身是中国私家藏报第一馆——苗世明藏报博物馆。其收藏成果4年前已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列为“报刊收藏基尼斯之最”。
    
    全馆设有清代民国厅、文革厅、50年代厅、国际厅、港澳台少数民族厅、港澳回归厅等12个展厅(楼),共藏古今中外报刊110万份。其中清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的号外报和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系列报纸应有尽有。
    
    陈列馆内收藏的有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有民间难以见到的《人民日报》特大号,还有发行时间最短、既是创刊号又是停刊号的《喜报》,有创刊已达100多年历史,其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大公报》。其中收藏量最大的是中国“文革”时期的报刊,有800多种两万余份。
    
    据介绍,这家陈列馆珍藏的稀有报纸有中国清代的《京报》、《南洋官报》、《政治官报》、《并州官报》、《新闻报》、《汇报》、《中外日报》、《晋报》、《大同白话报》等。民国时期的《晨钟报》创刊号、民国25年《申报周刊》创刊号、民国26年《救亡日报》创刊号、民国34年《民主报》创刊号等报纸500余种。还有金版报、银版报、丝绸报、手帕报、塑料报、文化衫报、烟标报、名片报、巴掌报、明信片报以及世界上最小的《江南游报》等。
    
    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报刊资料主要来源山西省左权县农民家庭出身的苗世明。其少年因家贫辍学,借报、抄报成为他求学求知的主要途径,因而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