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庭燧(1913-),美国归侨,山东蓬莱人,1949年回国,研究员,中科院院士。1945年获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两项奖状和一枚奖章,表彰其参加曼哈顿原子弹研究计划和长程雷达研究工作成绩。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2年获三等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得曾纳奖;199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1994年获得中国材料学会大会报告奖;1996年获桥口隆吉材料科学奖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物理学奖;1997年获得美国TMS颁发的材料科学最高学术奖——梅尔奖(授予材料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杰出的权威科学家,该奖自1992年开始颁发,这是第一次发给我国和亚洲各国的科学家)。1982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群众技术协作优秀积极分子称号;1991年被中共安徽省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4年被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评为先进个人并获得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中央电视台“华侨十杰”提名奖。人生座右铭:“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真正的科学家必然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他将从实际体验中,从爱国主义走上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