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成后(1911-),美国归侨,浙江绍兴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土,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从事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物质和信息传递的研究几十年,共发表文章近200篇,撰写和主编专著《现代农业的免耕法》、《我国北方旱区农业现代化》等五本。他首先证明了植物细胞间电偶联和胞间连丝是电波和物质胞间传递的有效通道,这是国际上的重大突破,著名论文《植物体内原生质的连续性》被《植物生理学百科全书》第二卷详细引述。首次揭示“植物细胞核物质和多种胞质成分可经胞间连丝在细胞间运动”,被国际上誉之为生物学上的重大发现。提出胞间连丝随发育时期与外界条件影响而表现为可控、封闭、开放三种状态的转变来实现对细胞间交通的调控,这一新见解推动了对植物细胞胞间连丝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其调控的研究。研究了植物电波和化学信号在植物根冠间的传递和根系对地上部的遥控,发现乙酚胆碱和微丝参与了电波在体内激发的膨压运动,提出植物界也存在“神经一肌肉机制”的新设想,这为研究植物感受环境刺激、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开辟了新思路。从教几十年,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并付出极大精力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在化学除草、蔬菜贮藏保鲜、农田覆盖免耕、旱区农业、育苗移栽调节植物根冠关系、发展庭院农业等方面有超前和独到的见解,并千方百计地付诸实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很大贡献。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攀登课题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育苗移裁专利。1995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奖和亚洲农业发展基金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生命科学奖。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