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炜权(1932-),侨眷,广东东莞人,运动生物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副主编,《体育科学》杂志编委,中国运动医学会委员,北京体育科学会常务理事兼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体育生物科学界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曾任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化教研室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对我国运动生物化学学科的建立做出了很大贡献。从1993年至今共培养研究生19名,指导了4名国内高级访问学者,先后从事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体委课题和学校课题的研究。两次被北京市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科技先进工作者,1993年以前曾6次获得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1993年,被评为北京体育学院“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为已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扶正理气中药消除运动疲劳的机理》总课题中的子课题《扶正理气中药对运动性疲劳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第一作者),1998年已通过验收。国家体委课题《运动性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功能低下模型的建立及补肾中药的效果观察》(第一作者),1998年亦已通过验收。国家体委课题《1、6-一二磷酸果糖(FDP)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第二作者)。从1993年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23篇(包括独立完成和与别人合作的),有论文获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优秀论文,获中国分析测试学会(部委级)论文一等奖。1992年出版了《教练员训练指南》(第一副主编)。编写的教材有:《运动生物化学原理》(主编);《运动生物化学》(主编之一),《运动训练生物化学》(作者)。是《运动员疲劳的生化评定和恢复指导手册》的项目负责人之一,该项目获备战第26届奥运会科研与科技服务二等奖。还参与《备战亚运会奥运会实用手册》中的运动营养部分的编写和审校工作。曾参加
1993、1995、1997三届的中国奥运会运动员专用运动补品的评审。1995年被邀请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召开的亚洲运动生化生理发展专题报告会上报告。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和1997年,被聘为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委员。曾被聘为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物化学教材组组长;1993年被聘为国家体委运动医学研究所顾问和运动营养研究中心客座主任和该所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94年被聘为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997年被聘为澳大利亚科研委员会评审委员。曾被评为中国体育科学会先进工作者。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