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直,1940年6月12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64年7月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1964年9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1990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有机所合巨化学公司总经理,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常委,普陀区人大代表。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1990年度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上海市第二、三届科技精英提名,1995年评为上海市第四届科技精英。
郑崇直的亲属大多居住在台湾或国外,但他能立足国内,报效祖国科学事业,并通过国(境)外亲属为国家做些有益的工作。任上海市第八、九届政协委员之后,能在繁忙工作中积极参加政协会议和活动,他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敢于发表见解和观点。
郑崇直有较强的科学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解放,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善于管理。1964年至1979年期间主要从事石油请烃类的微生物转化和石油酵母蛋白领域的研究工作,1978年“石油微生物脱蜡”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排名第三),“石油微生物深度脱蜡新工艺推广应用”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1978年以后,他开始注意新兴学科计算机的研究和应用,他刻苦学习了计算机知识,为有机所首先运用计算机在化学学科领域的研究起了先导作用,在他倡导下于
1985年建立了计算机化学研究室。1987年与有机所图书资料馆合并成立了计算机化学与信息中心。在他领导下与其他研究人员一起建立了“红外光谱数据库”,1984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1988年“CISOC红外光谱信息综合处理系统”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1991年“CISOCL-IR红外光谱综合处理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1989年与北京化冶所共同组建了“中科院计算机化学开放实验室”,开始进行化学结构信息处系统的研究,与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建立了“CISOC--STR化学结构信息处理系统。,该项成果于1988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向美国化学会(CAS
)推荐新算法的研究方案,促成与我所签订合同,对1300多万只有机化合物结构式进行计算机处亚,解决了CAS从未解决的立体化学结构处理问题。几年中,他领导的计算机化学研究室还完成了“中国化学文献库”、“综合谱图数据库”、“有机反应数据库”等项任务,发表论文40多篇。
1996年起郑崇直兼任上海有机所开发公司(现为合臣化学公司)总经理职务以后,对公司的生产和产品发展方向作了重大调整,使之从原来以含氟高分子材料为主要产品的方向调整到以药物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为中心的高附加值产品的轨道上来。注意产品开发与国际市场的结合。在所党委的领导支持下组建了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三年来组织全体职工从
事科、工、贸一体化的高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完成了抗爱滋病新药中间体、天然睡眠促进剂、抗衰老药等20多个新产县研究开发。现已有10多个产品出口,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企业扭亏为盈。1995年的产值140O万元,创汇不足25万美元,发展到1997年产值4500万元,创汇350万美元,1998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利税2500万元,创汇850万美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目前正在为该公司上市做一系列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