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员,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纪委副书记监审计监察室主任乐子利,几年来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利用自己的海外亲友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动员海外亲友支援国家建设,报效祖国,用自己的实际行为谱写了拳拳爱国新篇章。
乐子利的家庭成员中,有不少亲戚居住在海外,其中一个舅舅在加拿大;一个舅舅在台北市,他们均是解放后沦落在海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相互中断信息数十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在乐子利的邀请下,他的加拿大舅舅于82年回国探亲。当时我们国家正处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刚刚进入恢复阶段,乐子利本人的家境也不怎么宽裕,他对自己的困难闭口不谈。而是向舅舅宣传国家的改革形势,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对中国前途满怀希望。临上飞机,舅舅再次问他个人有什么要求,乐子利诚恳地坦露了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舅舅能到大陆投资。舅舅被外甥赤诚的爱国之心深深地感动了,他动情地说:“如果我来不了,我儿子一定要来。”舅舅说到做到,没有食言,94年舅舅再次回国,向中国政府捐献了一千万人民币,赞助中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再就业工程,并与有关部门签订协议,作为今后赞助项目。他们的善举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赞扬,并受到全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同志的亲切接见。乐子利为舅舅的爱国之举而自豪,也为自己的宣传成效而欣慰。
随着加拿大舅舅的回国,95年乐子利居住在台湾的舅舅一家也相继回国,老人与50年未见面的姐姐重逢,场面是十分感人的。乐子利把这次接待工作作为宣传祖国,促进海峡两岸统一的机会,举家出动,热情接待。由于海峡两岸的长期隔阂以及台湾当局偏面的舆论导向,舅舅对大陆的政策不堪了解,对祖国的面貌一无所知,经乐子利一家的导游观光,他感慨地说:“台湾当局把大陆宣染的很吓人,百闻不如一见,大陆要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老人询问外甥有什么要求时,乐子利向他表达了二个心愿:一是希望祖国早日统一,二是希望能到大陆投资。舅舅高兴地表示,一定让经营百货业务的女婿回国寻找投资机会。舅舅的这次大陆之行消除了疑虑,改变了对大陆的看法,乐子利为此而感到高兴。
乐子利看到楼组的邻居绝大多数是侨眷、侨属,便向居委会提议成立楼组侨眷联谊会,利用楼组的侨眷、侨属的海外关系,发挥他们牵线搭桥,内引外联的作用。在他的带领下,楼组里凡有亲戚在海外的,都不失时机地向他们宣传中国、宣传上海,动员海外亲属报效祖国。304室的居民一家有几位亲戚在澳大利亚,其儿子在当地事业有成就,即回国来开展对外贸易,509室的居民,在美国的亲戚是一位海洋学专家,特地捐款在同济大学设立了教育基金。根据楼组内出国人员多,留守户因难多的情况,在乐子利提议下,又开展了“解侨眷、侨属难,爱侨眷、侨属心”的活动,成立了楼组“为留守户帮困解难志愿服务队”以解留守户的后顾之忧,一个以家教、帮困、应急服务为内容的七人志愿者队伍应运而生。
在处理邻里关系上.乐子利始终坚持以让为先、以礼为贵,妥善处理好邻里关系。与他毗邻的邻居,过去常因锁碎小事与原老住户争吵不休,曾为厨房内放置一张凳子而大动干戈。乐子利迁入后,采用了高姿态、谦让的态度,与邻居和睦相处,互相尊重。邻居由于双职工.无暇顾及就读的儿子,乐子利的母亲不顾年迈体弱,天天坚持为他儿子免费家教。现在,他们两家合用一架淋浴器,同用一台煤气暖水器,这就是乐子利为人处世谦让品质的体现。在乐子利的模范行动影响下,楼组的邻居讲文明、讲风格、讲道德,乐子利深受居民们的信任和爱戴,大家一致推选他为楼组组长、侨眷联谊会会长、居委会议事会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