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市委统战部、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北京市卫生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党的侨务工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提高了理论水平,加强做好侨务工作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北京市卫生局直属单位33个,其中医院20家,大专院校4所,共有职工2791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2712人。有归侨85人,侨眷316人,分布在27个单位,相对地集中在友谊医院、积水潭医院、朝阳医院等大医院。85名归侨来自15个国家,316名侨眷的亲属分布在24个国家和地区。85名归侨中高级职称52名,中级职称25名,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共77名,占90%,其中不少是国内知名的专家,如:麻风病专家李桓英研究员,药学专家林明美等。面对对他们以毕生的精力在医疗卫生第一线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做出的巨大贡献,促使我们认识到,按照侨法为侨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从1994年以来,我们着重作了以下几件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依法护侨,调动广大归侨、侨眷的积极性。
1994年2月14日,北京市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我们组织局中心组成员、各直属单位院级领导、侨务干部200人大会,请市人大民侨委陈兴波副主任作关于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首先在领导干部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依法护侨意识。
组织局侨联成员学习座谈侨法,各单位以不同方式在群众中普遍组织学习和宣传,开展学习座谈,研讨交流,知识竞赛,问卷答题……,使广大职工提高了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认识,支持侨法贯彻实施。
继之,我们组织各单位对照侨法检查侨务工作,使不符合规定的问题纠正。如安定医院党委学习侨法后,对归侨子女自费出国档案保存期限进行修正。各单位对归侨、侨眷在职称、住房、出国探亲、子女升学就业方面都依法执行,在相同条件下给予适当照顾。如北京市职业病研究所戴日英同志晋升正主任医师过程中,主管侨务工作的史炳忠局长亲自过问、职研所党委书记王秀兰同志、市卫生局人事处长罗玉英同志给予帮助,最终得以解决。其他类似情况我们帮助解决的计46件。
1995年6月23日,北京市人大民侨委、北京市侨务办公室、北京市侨联,联合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检查我局执行侨法的情况。会上,人大代表、局侨联委员、归侨代表等均对我局执行侨法情况给予充分的肯定。
1997年我处被评为北京市贯彻侨法先进单位。
二、建立制度定期检查,是贯彻侨法做好侨务工作的保证。各单位都建立了一套侨务工作制度,如:探访慰问制度;出国前谈话制度、出国接送制度、出国后联系制度、关心家属制度、境外亲属回京用车制度、报告工作座谈制度、年终检查侨务工作制度等等。首都儿科研究所定期组织座谈会,请归侨和出国人员参加,通报工作,倾听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们不仅做好老归侨侨眷的工作,同时针对新一代出国人员状况,积极开展工作,帮助他们在科研上获得显著成绩。
三、加强与归侨侨眷的联系,增进沟通和了解,克服困难,努力为归侨侨眷办实事。
来信来访是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我们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通过交谈走访,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信任,现在他们有事愿意找我们谈谈。初步统计,1994年至今,我们接到侨务方面来信、来访计68件,均及时办理,不积压。凡接到信访,抓紧了解情况,我们能协调解决的,帮助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向信访者说明情况,不符合政策的耐心给予解释,争取信访者的理解和支持。有些问题我们协调有困难,史炳忠局长都亲自过问给予支持,也得到单位领导和职能处室领导的协助,切实帮助归侨侨眷解决了一些困难。如:友谊医院知名的麻风病专家、旅美归侨李桓英研究员,古稀高龄,单身一人生活,住在前三门两居室单元,其卧室和厨房、厕所是上下两层,生活起居极不方便。我们从1994年起,多次口头、书面和各有关部门联系,直到获得满意解决。又如:儿童医院退休归侨闻泽良同志,孤身一人,住房拆迁,要搬到郊区,他要求在城区解决一套单元房,经我们和儿院党委一起多方联系,终于在城内获得一套单元房,他本人非常满意。安定医院侨眷林建国医师患脑瘤,14年没有上班,现在瘫痪,双目失明,家庭生活特别困难。我们反映了他的情况,史炳忠局长十分重视,连续三年,每年史局长特批一千元人民币补助林建国医师,他和全家都感谢党、政府的关怀。
1996年我处被市政府侨务办公室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吴晓华被评为侨务信访先进个人,并在全市侨务信访工作表彰大会上汇报了情况。增强海外联络意识,通过各种活动主动开展海外联谊工作。我们通过学术交流,境外同胞回京探视、访友、治病、健康体检等各种机会,开展海外联谊工作。1996年港澳85位政协委员及有关人士来京参加国庆庆典活动,抽空进行健康体检。我们和同仁医院事前作了认真的准备、暂停节日门诊,整治就医环境,使之达到满意水平。精心的安排各科专家和一群骨干接诊,全部医务人员清晨提前上班,出色完成了任务。既保证了他们及时出席李瑞环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午宴,又查出18位同胞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以便他们及时治疗,注意保健。此事,香港《大公报》行了报道,获得社会的好评。又如:最近旅法华侨时佩璞教授回京,他患有心脏病、糖尿病,我们安排同仁医院给予细心的诊治,他非常满意。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海外华人的联系,促进海内外医药学术交流和合作,我们正在筹建北京医药卫生界海外联谊会,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
五、认真做好境外同胞、华侨、华人的捐赠工作。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思路,主动加强与联络,得到海外同胞对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
1995年以来,我局直属单位接受境外同胞、华侨、华人捐赠合计人民1054万元;日元100万元;港币241万元;美元20万元,其中1000万元人民币的捐赠是由我处经手协助承办的。香港同胞马锦明先生捐850万元人民币,在北京已建成马锦明眼科防治中心和妇产中心;香港同胞吴汉良先生捐增30万人民币,资金全部到位,用于糖尿病贫困儿的救助;日本华侨黄远竹先生捐赠的三部三菱救护车,价值计120万元人民币,1999年4月4日抵达天津新港,正在办理提车手续。
1998年8月26日市人大民侨委、市侨办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来我局调查、视察华侨、华人捐赠使用管理情况,我们做了如实汇报,此项工作受到与会代表充分肯定。我们在侨务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我们应该做的工作,但是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在小平同志理论指导下,努力为侨服务,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